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及地方特色。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直语、鄙语、谚语、俗话、古话、常谈、俗谈、方言土语、街谈巷语等。
常见俗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哑巴吃 连,有苦说不出”……
很多俗语的背后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穷人脚上无毛,富人头顶放光”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什么呢?
俗语:“穷人脚上无毛,富人头顶放光”啥意思?
“穷人脚上无毛,富人头顶放光”,就特别生动地阐述了穷人富人两个群体,一针见血道出了现实问题。
“穷人脚上无毛”
字面意思是,穷人大多是体力劳动者,经常下田干活,需要赤脚在泥田里走动,时间久了,即使脚上有毛也会被磨灭掉。
即便不下地工作的穷人也是要为生计而劳碌奔波,走来跑去,脚上不仅磨出了脚茧,连脚毛都走掉了。
大部分乞丐都衣衫褴褛,脚上不穿鞋子或者穿破烂的鞋子,脚经常与地面发生摩擦,因此导致脚毛逐渐掉落。
过去特定的时代,穷人的生活上是非常困苦,也是对于过去劳动人民的一种生活写实描述。
“富人头顶放光”
这句俗语可以用另一句成语来解释,那就是聪明绝顶,农村有句老话叫作:十个富人九个秃。
富人不用体力劳动,只需要天天坐在房子里用脑子想事,时间一长用脑过度,头上的头发掉光变成了秃子。
用脑子赚钱的人都是富有的聪明人,思想和精神压力大导致秃顶,这就是医生常说的精神压力大容易脱发。
侧面反映出体力和脑力两个劳动者的形象写照,一个是用脚为生计劳碌奔波,一个用脑子为事业绞尽脑汁,造成了一头一脚都没了毛。
农村人之所以写出“穷人脚上无毛,富人头顶放光”,一方面是出于对富人的厌恶,另一方面也是穷人对自己的自嘲。
这句俗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穷人脚上无毛,富人脑顶放光”是在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没有知识只能重负劳作,一味地蛮干、苦干,不懂人情世故。
总的来说,这句俗语虽然是老祖宗通过生活经验总结出的人生哲理,也是在指点年轻人遇事要多动脑,少蛮干、苦干,而要真正地巧干、实干,宁可脑顶放光,也不要脚底无毛。
从医学角度看待“聪明绝顶”:
人们常以为秃发者是“聪明绝顶”,认为他们更聪明、稳重、理智,是传统的智者形象,事实上,脱发是有一定原因的。
如:内分泌疾病,急慢性疾病引起的脱发、物理性损伤引起的脱发、皮肤病或脂溢性皮炎等引起脱发、药物引起的脱发等等。
秃顶由多种原因引发:
先天因素
由于头顶上的毛囊就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毛囊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退化以及萎缩的现象,容易造成头发越来越少出现秃顶。
疾病因素
溢脂性皮炎等疾病,容易导致毛囊退化或萎缩,就会造成秃顶,还有就是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于旺盛而导致秃顶。
后天因素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睡眠不足、抑郁、焦虑等有关,这些外界的因素会影响到内分泌失调,结果就容易导致雌雄激素分泌失去平衡从而造成脱发。
结语:
穷人一般依靠体力,富人一般依靠脑力,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