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前景 >> 正文 >> 正文

家里最孝顺的那个孩子,往往不是父母最爱的

来源:劳力 时间:2023/8/13

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心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心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的往事;孝心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接的链条,一旦断链,永无连接——摘自网络语录

首卷语:

前几天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是责任,是本份,是天经地义;不是恩赐,不是情份,不应求回报,不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不是养儿防老的保障品。”

人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再到人生终点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有至交好友还有相伴一生的爱人,可是这么多阶段的人生经历里面,能够全程地爱你恐怕只有父母了。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用辛勤的劳动和付出换来的,他们不求孩子们有多么富有,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所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说道孝顺我想大部分的子女们应该是都能做到的,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己总是费心劳力的孝顺父母,可是自己却总是不受父母待见!

其实这种情况在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时候,对比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家里有一个是男孩子的时候,这种状况就更不用说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的家庭里面是两个孩子,大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当中,自己可能尽心尽力,任何事情都会替父母着想。

而家里的小孩子可能会在这方面做得稍微差点,有的甚至只会自顾自地享受。但家里的父母依然会对小的孩子更加的宠爱,时常会忽略了大孩子为父母们付出的辛苦。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家里的大孩子再孝顺,父母依旧还是会喜欢家里排辈小的孩子,其实这种心理源于两点:

第一点:老一辈固有的宠爱小辈思想

这一点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会深有体会,在小的时候家里就我们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所有长辈的宠爱都会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上。

但是,当父母想给家里再增添一个弟弟妹妹的时候,你的家庭地位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变化。即便是父母会和大孩子承诺过不会偏心,但是毕竟新成员是你的小辈,也是非常需要保护的人。

而且,长辈们都是以有一种护小的心理,认为你是大孩子就应该有大孩子的样子。所以在大人们看来你作为老大,付出的多一些是正常的。

第二点:大孩子没有小的孩子会“疼爱父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家里大部分的小辈都会在父母面前“撒娇”,父母也是需要精神慰藉的。而这一点上大孩子也确实比不上小点的孩子,所以父母对家里的小孩子自然是喜爱的。

这就好比在公司上班,一个员工会说话,另一个就嘴笨属于老黄牛,如果你是领导你更喜欢哪一个呢?很显然是喜欢嘴甜会说话的员工。

基于以上两点就算大孩子在孝顺,也抵不过家里小尾巴的“甜言蜜语”来的实在。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太孝顺,不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也有其他的原因。有的时候未必是真的大人的原因,有可能也和自身因素有关系。

一、话少行动多

常言说得好:能说会道的孩子有饭吃。但是在我看来能说会道的孩子更容易博得父母的喜欢,

可是这个光说不做的话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对于长辈们来说,有些子女能说会道,也非常会哄老人开心。因为只要他们一张嘴,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博得长辈的喜欢,就算谎话连篇,也能将人哄得高高兴兴。

但是孝顺的孩子,他们喜欢将自己的孝心表现在行动上,在说话方面就比不上家里那些会说的孩子,所以也就会说的少做的多。

在性格方面,太孝顺的孩子们往往都属于性格偏稳重。在说话方面一般不太会婉转说话,和长辈沟通的时候也喜欢把大实话直接说出来。

也许忠言逆耳用在这方面上不太合适,但是长辈就是不喜欢听。即便是你说的话是为老人好,但是说话方式的不注意也会让长辈有逆反心理。

二、太过懂事的换位思考

现在社会中,父母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一天忙碌下来也会积攒不少的负面情绪,有的时候不顺心的话,就会将负面的情绪间接地发泄到孩子身上来。

比如:有些父母在工作不愉快的时候,身心疲倦地回到家中,却看见自己的孩子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这一幕家长会督促孩子并说道:“为什么还不赶快写作业去?”

通常懂事孝顺的孩子一般都会懂得换位思考,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肯定是心情不好,便会乖乖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跑上楼写作业。

也许大家觉得这样的方式看似没什么,觉得也很正常,但请大家不要忽略一个问题,人都是有习惯性的,父母也是一样的。

如果父母长此以往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孝顺的孩子便会成为父母发泄的工具,而且家庭教育不同,一般很少有父母会觉得自己是错的。

而反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孝顺的孩子身上就是另一种结果。因为不孝顺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比较自我,个性也很强。他们不太懂得如何换位思考,即便是知道换位思考,但在乎的点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性格比较自我的孩子,他们甚至会觉得父母为什么要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到自己的身上,他们会和父母争论,但是孝顺的孩子就不会这么做。

三、性格太过于老实

真正孝顺的孩子在脾性秉性方面都会比较老实,他们不懂得争辩也不会和人抱怨,而一旦有一次要是没有忍住,迎来的将是父母的大失所望,认为孩子不听话了。

所以孝顺的孩子容易受委屈,就像人们习惯了你的好脾气一样,当你有了一次和别人发生的不愉快的时候,也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坏人一样。

人们都喜欢欺负老实人,就算是父母也不例外,他们之所以向着不孝顺的孩子,是因为他们有脾气,胆子大,换句话说就是性格太不好掌控了。

遇到这样的孩子,就算父母有想法也不敢过多的苛责他们,就怕语言上哪些不对刺激到了他们,以至于做出什么伤天害理或者天理难容的事儿出来,父母也只能只能一味对他们好一点儿。

知道以上这几点,大家也不要感觉到心里不平衡或者是内心很沮丧?也许到时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做的也未必能和父母一样,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做父母嘴上说的好孩子。

其实,关于孝顺的孩子没有办法在父母面前得到公平的对待,在我看来这里面只能有两方面可以得到解释,那就是父母心里的活动规律和孝顺孩子的心理规律的结合体。

那么都有哪两点规律可以说明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规律1:过多的精力投入,在乎的也就越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前期投入越多,就会越在乎这件事。例如,在一段感情中,你为对方付出的越多,也就越难放下这段感情。

举个例子:就好比男女恋爱的时候,其中一方付出了过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如果一方提出分开了,那么痛苦的一定是付出很多的那个人。

这个道理不用我过多的解释,想必大家心里也能明白这种心里,就是付出越多在情感上也就会越珍惜,爱情如此,亲情也是一样的。父母对另一个子女付出的心血越多,他们就越是关心他。

所以,当你全心投入、付出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己很在乎这段感情。渐渐地,你的态度会被你的行为所影响,正所谓“因为用心、所以动情”。

再拿一个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他在外地花了十一万做了几颗假牙,当时我听到这价格的时候觉得非常贵。我朋友当时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对呀,就是因为贵所以才格外心疼,以后要好好珍惜。”

就是从这两点能看出来,现在的人们只要对自己格外付出的人或者事情是非常珍惜的,反之如果有人珍惜他们,在他们的心理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

这种心理规律在股票交易中也能够体现出来,当你对某只股票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后,即便这个股票处于亏损的状态,你也很难及时放手,你会抱着侥幸心理去等待着回本的那一天。

同样的道理,这个规律在家庭关系中也同样适用。对家中的父母而言,最不孝顺的孩子往往都是最让他们操心的。所以,父母的心思自然在不孝顺的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有时候,父母们总是想着不孝顺的那个孩子会不会出岔子。而当他们在不孝顺的孩子身上费了很多心思之后,就会更加在乎他了。

相比起来,孝顺的孩子总是乖巧懂事,什么事情都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对孝顺孩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