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前景 >> 正文 >> 正文

修表匠,时间的守护者人民资讯

来源:劳力 时间:2024/12/30
「一位老者」“静处于小摊档,修理着‘时间’”从砀山县城隅子口向西走,在工商银行旁的过道上,一位两鬓稍白戴着眼镜的老师傅坐在板凳上,专注着自己的主业——修手表。这位修表师傅姓赵,今年65岁,在修表这个行当干了40多年。你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小小的推车铺子,在这里修过的国际名牌可真不少——“万国”“劳力士”……并且整旧如新,指针继续有节奏地跳动着。在这滴答声中,岁月也爬上了老赵师傅的额头。「日常」“需要的时候就来这里,老主顾了”一位阿姨拿着自己的手表过来维修,她跟赵师傅说曾经更换过后盖,现在松动了再更换一个,记不得上一次更换是什么时候了。打开表盖后,里面有更换的年月日,细心的赵师傅每一次维修都用笔记录下来。阿姨笑着说:“我原来都是找你母亲修表的,她的技术可好了,现在她退休了,我还是来这儿维修。”不多时,又有一位大爷过来修表,赵师傅又忙碌了起来。看来赵师傅的手艺是有口皆碑的,老顾客都喜欢来这儿修表。「曾经」“回不去的美好曾经”赵师傅年轻的时候,在县二轻局跟着修表师傅做了三五年的学徒。这个手艺急不得,需要慢功夫、细功夫。学成后,赵师傅就在老服务楼里干起这个行当来了。当时的老服务楼是城市中心,繁华、热闹,对面是百货大楼,东南角是邮政,东北角是梨都大厦,现在已被酒店替代了。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老年人都还是记得的。赵师傅笑着说:“曾经的繁华已经回不去了,能够坚持到现在,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份事业,还因为修表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我会一直坚守下去,为更多人留下光阴的故事。”「工具」“四十多年了,用着顺手得很”赵师傅的桌面上摆放着许多工具,放在最显眼位置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是一个六面铁块——板子,四个板面上都已露出了锈迹,这是四十多年慢慢磨出来的。这块板子是赵师傅学徒时开始用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样式的了,别看个头不大,每一面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用途。砧子用来截表带,大小角度都要用它去确定;三条小凹陷用来截丝,正面用来放置表盘……小锤头、钳子这样的工具,从颜色上就能看出年代感;镊子、小螺丝刀这样的常用工具磨损后就要及时更换。赵师傅很爱惜自己的工具,四十多年的“老伙计”了,用得很顺手。老手艺也需要传承和保护,它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同时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本文来源:拂晓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