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本期文章的音频,不方便看文字的可以听声音
以下为正文
今天咱们聊一聊拼多多,七月底拼多多去美国上市了,很多人说这种假货平台,为什么还能上市啊,美国人的钱也太好骗了吧。
其实拼多多里面更多的是山寨货,而不是假货,这俩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
举个例子,就是外国有个牌子叫NewBalance新百伦,一个鞋的牌子,标志就是一个“NB”,大马路上非常常见。但其实很多人买的并不是正宗的“新百伦”,而是“纽巴伦”,这个纽巴伦是中国货,是中国注册的一个牌子,只不过各方面都是模仿新百伦的,从名称、Logo到款式,全都是模仿的。
这个就叫“山寨货”,它和“假货”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假货是直接用别人的品牌去卖,而山寨货则是自己先去注册一个相似的名字,然后再凭借和原版的相似度去忽悠人。
那有人说,这反正都是骗人嘛,换个方法骗,有啥区别啊?区别就在于,假货一定是非法的,而山寨货却是合法的,因为他是正规注册的商标,你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卖。
其实之前的淘宝也卖过山寨货,只不过老百姓分不清假货和山寨货的区别。一个山寨劳力士手表卖块钱,老板明明白白告诉你,我这个叫劳力土,不叫劳力士,结果买家收到货,直接去工商局投诉了,说我上淘宝花块钱买的劳力士,结果是假货,我太冤了!我太难受了!整天都是这种脑残投诉,那谁受得了啊。
所以后来淘宝索性就直接取缔山寨货了,品牌的东西只能在官方旗舰店卖,其他的一律按假货处理。这样的结果,就是低端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我就是喜欢这个牌子的样式,虽然我买不起正品,但是我买买山寨货还是可以的嘛,你现在取缔了,那我上哪买啊?
所以拼多多就是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把山寨货给正规化,光明正大的放在台面上来卖。别人喝可口可乐,我喝可日可乐,人家用vivo手机,我用vivi手机,一样的款式,更低的价格,这有什么丢脸的?
山寨货的需求一直是存在的,你不能无视这些消费者,只不过原来是分布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的村口小卖部,现在我把他搬到线上来,统一接受平台的监管。
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需求”就像一个自来水管道一样,你堵住了这个口,水就从另外一个口冒出来,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口都给堵死,你能做的就是选一个“最正规”的通道,让所有水都从这个口冒出来,然后你再统一进行监管。
举个例子,就是美国的议会游说制度,咱们老说中国官场腐败,其实美国的腐败是要比中国狠多的,只不过人家不是暗地里送钱,而是把它放到台面上来。
资本家不是要反应政治需求吗?行啊,你找专业的说客帮你游说去,这个说客不是谁都能当的,你得去登记,接受背景审查。资本家如果要贿赂议员,那都用不着送钱,只需要承诺下次你选举的时候,我给你花钱打广告,或者是请你来我们企业做演讲,顺便大量购买你写的书,光明正大的就把资产转移过去了。
那你说,这跟直接送钱有什么区别啊?区别就在于,直接送钱是见不得人的,而以这种间接的方式是完全公开的,群众可以去监督。谁跟谁关系好,哪个议员跟哪个财团是一伙的,他在帮谁讲话,全国人民都知道,以后咱们投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掂量掂量了?
而且如果真出了问题,真要下马倒台了,一抓就能全抓着,谁都知道你是跟谁混的。
党派斗争,直接就放到台面上斗了。
所以说“需求”是消灭不了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些看不见、管不了、抓不到的事给放到台面上来,以后咱们再慢慢想办法解决。
当然了,地下交易肯定还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了一个正规的渠道后,大部分人就不会愿意去冒险了。
举个反例,就是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
本来沿海的一部分居民,就是靠出海做生意吃饭的,你现在不让他们做生意了,那不就逼得他们走私吗。后来朝廷又派人去抓走私,抓着抓着,走私的就成武装团伙了,公然就跟政府作对了,所以后来的倭寇哪有什么日本人啊,全都是做生意的中国人,生意做不成只能当强盗了。
后来清朝人就比较聪明了,虽然也实行海禁,但是我不给你堵死,而是开放“广州十三行”,你要做生意可以,但是只能在我规定的地盘做,这样一来,政府想要管理就方便的多了。
所以说有些事吧,你不能把它摁死,你摁的越紧,它就会以另外一种更加可怕的形式出现。
比如咱们从小没有性教育、严禁早恋,家长老师全都是闭口不谈,结果就是小孩上了大学就给你乱来,各种安全措施、传染病啥也不懂,爽就完事了。
再比如现在单位里,大家都不好意思提钱,都得谈未来、谈发展,结果就是人跑了都不知道为啥跑的,你问他为啥跑啊,活干多了,钱给少了,隔壁比你大方多了。这有啥不能说的,说就行了呗,平时谁都不提钱的结果,就是你没法留住人才,走的时候都是一声不吭。
咱们有句老话:宜疏不宜堵。“需求”本身没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关键看你怎么处理,你如果不敢去直面它,再正当的需求也会因为环境的压迫,而变得极其阴暗,整个社会为了掩盖问题而付出的成本,将会大的难以想象。
反过来说,当你把一个看似不怎么正当的需求,放到台面上来处理,接受正规的审查、正规的监督,一个再阴暗的东西当它暴露在阳光底下的时候,那还能兴风作浪不成?
“需求”本身不是问题
问题是我们不愿意把它放到台面上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