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资源 >> 正文 >> 正文

来庆彬劳力工作劳心事业

来源:劳力 时间:2022/4/19
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专门陪你看推送的小海豹

让独自看推送的你不再寂寞如雪

你想了解的青大角角落落

YoungRich小海豹什么都知道

“遇到他这样的老师是一种幸运!”历史学院级赵洋如此感慨。

“严谨、奉献、积极、充满爱心。”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国林祥这样评价他。

“能投入地做工作就是我的乐趣。”他自己这样说。

他,就是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来庆彬。

大学英语课堂的“总导演”

如果你是来庆彬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之一,在QQ群里收到来庆彬发出的“课堂预告”时,你就可以开始期待了。

所谓的“预告”,详细地列出了即将到来的英语课的课堂流程,一次课分成数个部分,每个部分安排不同的课堂活动,时间精确地控制到分钟,还有时事、歌曲、电影等有趣的内容穿插其中。可以说一堂课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剧目,每一个“节目”都被“总导演”来庆彬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两个星期,来庆彬还会给学生安排专题学习,内容涵盖书法、语音语调、阅读等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是为了定期指导学生需要注重的问题,“每两周强调一个主题,合起来就是英语学习需要注意的全部东西。”

计划之外倒也不妨有“变化”。“有的时候也想给大家一个‘surprise’。”来庆彬笑着说。今年期中考试期间,他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大家观看来自美国国家地理的视频,看完后,还要求大家写一个英文影评。“很期待老师的安排,”历史学院级代明君说,“感觉来老师上课总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台前”的精彩课堂离不开“总导演”的“幕后”付出。

譬如学生一致好评的“单元周活动”,就颇费了来庆彬一番心思。这学期上完第一次课,来庆彬坐在书桌前“复盘”。虽然已经通过互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但他仍不满意。于是当天晚上,他坐在电脑前忙了几个小时,编写出了这份学习计划。

来庆彬坦言,设计精彩而紧凑的课堂流程需要花费好长时间,他一般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备课,以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哪里的内容需要更改。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来庆彬总是希望自己授课的效果是最好的。从ABCNews、BBC的新闻报道,到美国总统胜选的演讲,甚至青岛大学的校训,都被他拿到课堂上去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即使课已经上完了,听到一个内容相关的新闻,也要存进文件夹里。有一天在从市场回家的路上,来庆彬突然想到,最近应该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知识,于是回去后赶紧记录下来。他还常常在ChinaDaily中寻找合适的词句资料,以至于“翻了好几年,几乎用光了”。

多年教学,来庆彬甚至有了自己的“素材库”。他用过的材料都会标上明确时间,按照历史、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文件夹里,形成了系统化的体系。可以说讲台上的每一分钟,都来自这位从教数十年的老师的台下功夫的积累。因而他的英语课堂,总能精彩纷呈。“在来老师的课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放松,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教书且育人,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来庆彬一直强调,教学要让学生有“获得感”:除了要“获得”知识,还要“获得”思想,才算是真正有所收获。也许正是这个想法,促使他积极投身于公外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来庆彬这样解释“思政”:“思政”就是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在来庆彬看来,思政教育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他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解释自己的观点:来庆彬一家三口,他的女儿常常与父母交流自己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挫折,作为父母,也会尽力引导孩子。而大学里的学生,毕竟不在父母眼前,不一定和父母每天都能及时交流,如此一来,作为老师,有时候可能需要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他曾经对学生们说,“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这句话是由衷的。他关心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思想修养、精神品格、人生道理等内容都被他涵盖在内。他告诉学生要“诚实”,平时做小测试都是让学生自己批改、自己反思;他告诉学生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他还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尝试探索发现语言的美。这些,被他概括为“真、善、美”。他还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开阔视野,要锻炼能力,博知楼外路灯灯柱上展示的“考研之星”、青岛大学报报道的优秀学子,都被他拿来作为榜样鼓励学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政元素被来庆彬悄然融入教学之中。课文中讲到家庭,他就给学生看微电影《遗产小故事》,加深学生对家庭的理解;讲到人生态度,他带大家一起欣赏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精彩片段,学习主人公的乐观和执着。

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西方文稿,常常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那么课堂思政便又多出一重任务,那就是引领学生正确对待西方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来庆彬在讲述感恩节的相关内容时,会更多强调学生要学会表达感恩;会在课上与学生一起欣赏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的配乐《钢铁洪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他还编辑了二十四节气的双语对照,也经常与学生分享《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在他看来,通过语言教学,可以“启发思想,启迪心灵”,其中当然也包括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今年暑期,来庆彬和学院的多位老师一起,集体编写教案。夏日炎炎,大家坐在一起苦思冥想,找切入点、找贴合的素材、找准确的理念......这些工作并非易事,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还要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传递精神内涵。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庆彬成功地把他想传达的东西传达到了学生心里。“没有想到大学公共英语课会是这样的。”历史学院级蓝迎晓说,“他不仅仅是教英语,他还在教我们一些别的东西。”

今年公外学院共有包括来庆彬的大学英语在内的4门课程参与我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的申报。来庆彬表示,今后会继续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案,让思政与大学英语进一步结合,教书且育人。

勤于精进,以苦为乐

所谓“教学相长”,来庆彬始终不忘提升自我。他说:“不自我提高怎么去教学生?”

年,来庆彬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对他来说,继续深造是实现自己的夙愿。在社科院的三年,他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家、阅读了大量书籍文献。事实上,教学工作之余,来庆彬一直通过阅读、写作提升自己,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译著超过万字。他曾经跟自己的学生如此坦言:“我不是聪明的类型,我只是比较勤奋。”

来庆彬常常和同事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些讨论激发他新的灵感,也让他不断自我改进。一次来庆彬去听一位老师的课,注意到这位老师一个单词的发音与自己有些微不同,他便记下来回去查证,发现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读错的词,于是和这位老师沟通,提醒这位老师及时纠正了发音。来庆彬坦言,自己在发音方面也出现过类似的想当然的错误,好在及时发现,自我纠正。“Aimatperfection.(致力完美)”他说,“你可能很难做到完美,但你要努力去达到完美。”

除了授课,来庆彬还担任公外学院的教研室主任,主持过多个教学改革项目。譬如今年8月份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化工作,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目标、流程进行了统一,来庆彬在其中起到了牵头主持作用。然而,从事这些教研工作几乎没有额外报酬,但来庆彬对此浑不在意。“教学里很多东西都要创新,总要有人去挖掘。”他说,“身为教研室主任,就有这个责任。”

谈到自己职业的时候,来庆彬坦言,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气力的投入,还要投入精神。“有的时候卖力地讲了好几个小时,回到家都不愿意讲话了。”但是,因为能够全情投入,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劳力的只是工作,劳心的才是事业。”

于青大为师二十四载,毋庸置疑,在来庆彬眼里,教书育人就是他愿意为之“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文案

李可清仇子璇苏雅萌

编辑

刘珂

图片

来庆彬周海鑫

封面

苏雅萌

校对

李学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