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第篇》论语.子路第十三.新解读(四)
悟学.十八子亥-子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樊迟注释:「樊迟,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
樊迟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樊迟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的斥责。但他不愧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
君子谋道不谋食「种五谷曰稼,种蔬菜曰圃。小人,谓细民,孟子所谓小人之事者也。」
皇疏引李充云:「用情,犹尽忠也。行礼不以求敬,而民自敬;好义不以服民,而民自服;施信不以结心,而民自尽信;言民之从上,犹影之随形也。负子以器,言化之所感,不召而自来。」
又曰:「余谓樊迟虽非入室之流,然亦从游侍侧,对扬崇徳辨惑之义。且圣教殷勤,唯学为先,故言君子谋道不谋食。」
拓展阅读:《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节选「……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译文:“难道治理天下的活计就独独能够一边种地一边来干的吗?有官吏的工作,有小民的工作。只要是一个人,各种工匠的产品对他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件东西都要自己制造才去用它,那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
所以我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部分人用脑子劳动,部分人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的人理应供养别人生活,统治人的人们理应由别人的供养来生活;这是普天之下的通则。
有感:读书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者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了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悟学》的宗旨:通过领悟、参悟、感悟上下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取其精华,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让国学中深邃的哲理及丰富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经验总结,指引我们现实的工作、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