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奕胡金华上海报道
近日,据证监会网站显示,原定于5月26日上会的盛时钟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时股份”)在上会前一晚突然申请撤回申报材料。记者通过梳理招股书发现,近两年,盛时股份出现了盈利下滑,同时层出不穷的关联交易也备受监管质疑。
针对公司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及本次IPO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盛时股份,截至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存货高企,毛利率低于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盛时股份是一家腕表全渠道流通服务商,专业从事中高端腕表零售、批发业务,并提供售后服务和周边产品等,年售腕表数量超过万只。截至年6月末,公司的实体门店数量为家,涵盖的品牌包括宝玑、宝珀、欧米茄、朗格、江诗丹顿、劳力士、宝格丽等。
在财务方面,盛时股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招股书显示,年至年,盛时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1.10亿元、95.21亿元、.79亿元,年和年营收增幅分别为4.52%、9.01%;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5.95亿元、5.36亿元,年和年归母净利增幅分别为18.86%、-9.9%。年上半年收入为63.13亿元,净利润为4.6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政府补助缩减也对盛时股份的盈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年至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7万元、1.05亿元、.28万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9.14%、11.74%和3.4%。
在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盛时股份始终保持平稳,但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均有明显提升。数据显示,年至年上半年,盛时股份零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05%、26.11%、25.9%和26.98%;而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3%、25.37%、31.86%和33.18%。
记者注意到,盛时股份的存货占比较高。数据显示,年至年上半年,盛时股份的存货金额分别为40.41亿元、41.23亿元、46.83亿元、48.62亿元,占各报告期末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6.88%、53.76%、57.11%和52.46%。年末至年6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09万元、1.1亿元、1.95亿元、2.35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2.4%、2.59%、4.01%和4.6%。
对此,盛时股份解释称,为维护实体门店的品牌形象,需要在每家门店中陈列展示具有代表性的腕表,这些陈列展示腕表往往售价较高且型号丰富;为了满足下游经销商的进货需求,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腕表安全库存。
盛时股份坦言,虽然腕表可以长期保存,其价值并不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但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存货结构,将导致部分库存商品滞销或售价出现下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盈利能力。
三年分红10亿,关联交易频繁
本次IPO,盛时股份计划募资25.07亿元,其中13.31亿元将用于终端零售网络建设及升级项目,10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1.76亿元用于维修业务体系升级项目。
但记者注意到,盛时股份似乎并不“缺钱”。报告期内,在净利增幅下滑的情况下,盛时股份进行了多次分红,累计分红11.6亿元。其中,在年和年,盛时股份分别进行了3.68亿元和5.5亿元的现金分红,占同期净利润的64.45%和95.16%。此外,截至年6月份,盛时股份账上还有10.26亿元的货币资金。
对此,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昇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上市前的分红通常会成为审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