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这句话出自一位农民,但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确立自己人生目标的判断标准之一。一个人有没有智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实自己最清楚,选择的权力也在自己手上。
要说追求,追求“吃智”、努力当一位“劳心者”的人相对比较多,这与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以及生存环境都有对应性。倘若追求不到,那就去“吃力”,当一个“劳力者”。
但不管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吃”的都是自己的劳动,吃智者和吃力者的地位同等,人格和尊严也是平等的。不管你有多大本事,也无论你有哪方面的一技之长,都应该受到抬举和尊崇。
科学家有本事算本事;身怀绝活儿的工匠的本事照样是本事;种地的农民会运用独门的技能发家致富也是本事。不管是什么行当,只要你达到了一定高度,甚至成了状元,你就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区别就在于个体的差异,“智”和“力”都有一个高低、大小、多少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状元”,就是一个领域中具有一技之长的有本事之人,我们一辈子都在追求不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