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传统习俗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就像《天仙配》里唱的那样“你挑水来我浇园,你织布来我耕田”,简单而温馨的男耕女织生活,就这样传承了上千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到了现代,我们的农耕生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打工潮的兴起,青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挣钱了,而家里的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大多都由留守在家的女性朋友给取代了,虽说如今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很多劳动强度,可家里家外忙碌不停的女性朋友,我们除了给予更高的敬意,就是给予更多的敬意。
在亳州市五马镇杨庄村,村民于亚珍正在田间收获蒜苗,这原本就是力气活,一柄10多斤重的钢叉拎在手里,没有一定的力气,根本坚持不了一天,对此,于亚珍将出蒜苗的钢叉在空中举了举,表示这一切都是小菜一碟。
据邻居介绍,于亚珍是位标准的90后农村女孩,从另一个蔬菜专业村嫁到我们这个蔬菜种植专业村,我们村不仅多了一个新媳妇,还多了一名种植能手,别看她年轻,人家对蔬菜的种植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老菜农,这些不服不行。
于亚珍:对于蔬菜种植,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从我爷爷那辈就开始种植蔬菜,到我这里也算是标准的农三代了吧,或者称之为菜三代,哈哈!嫁到这个村,依然和蔬菜打交道,这些我都熟悉,无论种植哪种蔬菜,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由于公公婆婆岁数大了,老公又在城里做生意,田里种植的三四亩蔬菜,我就成了主要劳动力,像眼前收获的蒜苗,我负责把蒜苗从土里刨出来,公公婆婆在家里负责去除老叶、过秤捆把的活儿,这一切搞定之后,再由我拉到城里的蔬菜市场去卖。
在你们的眼里,可能这些都是属于男人干的活儿,可我做这些活儿,也没感到特别的吃力呀,再说了,我也喜欢种植蔬菜,只要每天往菜田里一站,顿时所有的烦恼忧愁全都没有了,眼前的蔬菜,在你们眼里就是普通的蔬菜,而在我的眼里,这些就是家庭收入,就是未来的希望。
对于当前蒜苗的行情,可谓是先抑后扬,春节前行情低迷,当大家认为蒜苗种植户又要白白忙活一季的时候,年后的一场疫情,让蒜苗种植户看到了曙光,持续上涨的蒜苗行情,让蒜苗种植又回到了亩收益万元以上的行列。
对此,于亚珍也表示,能赚到钱的蔬菜,至少辛苦不会白费,汗水不会白流,所有的付出也都有了成就感,干起活儿来,也是特别的带劲儿。
干起农活特别带劲儿的于亚珍,说话也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感觉,在邻居眼里,她就是当代“花木兰”,无论是家里照顾孩子及公婆,还是田里种植的蔬菜,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对于邻居们的赞誉于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并表示她哪能和花木兰相比呢,差个十万八千里估计还要多,人家是流传千年的巾帼英雄,她只是平凡的一个农妇而已,接班搞蔬菜种植,照顾家里的老小,这些都是她的责任和义务,仅此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