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资源 >> 正文 >> 正文

史上最丑奔驰S,土豪有钱也不买

来源:劳力 时间:2024/10/6

肉山关于BBA,有个大家都拿出来调侃的段子——无论你是开奥迪,还是坐宝马,最后都会换成奔驰。当然,这里的奔驰,指的是奔驰的S级。尽管奔驰近几年在中国市场饱受诟病,但是对于奔驰S,大家还是对它有着极大的宽容的。理由无外乎是“豪华”,“商务”。得益于国外及香港影视电影中对奔驰S的重视。银幕上的大佬们,对于奔驰总有一种别样的偏爱。这也导致了许多商业“大鳄”们,都愿意选择一台奔驰S作为自己的座驾。著名的“虎头奔”W在上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论地位不亚于现在的劳斯莱斯。“出来混的,戴表要戴劳力士,开车要开宾士。”奔驰总有一种区别于宝马和奥迪之外的魅力。与宝马宣传自己运动,奥迪宣传自己科技不同,一直以来奔驰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豪华与商务。它或许可以容忍自己在销量上不如宝马奥迪,但是不会容忍自己的S级轿车地位被动摇。尽管现在的S级销量并不如宝马7系。虽然如此,上一代奔驰S(W)还是成功的。年,一句“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的宣传语,将消费者的期待推向了顶峰。而在之后正式上市之时,W同样也没让人失望。外观,内饰,动力,无不达到了当年旗舰级轿车所能达到的极致。但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全新一代的W可能会让S级经营许久的形象受到影响。从之前曝光的谍照,渲染图,陈田曝出的“实车图”,再到最近官方发布的宣传图中,我读出了一个信息:奔驰S要开始走年轻运动科技风了。在最新的宣传图上,奔驰甚至还花了大篇幅去展示它最新的MBUX信息娱乐系统。诚然,一套先进车机系统,会给车辆加分不少。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因素。但是在奔驰S上,这并不能行得通,至少我觉得,在国内市场,那些奔驰S的潜在消费者并不会看中这个。对于那些奔驰S的潜在消费者来说,足够的优雅,从容,以及和别人“异样的眼光”,才是它们选择奔驰S最主要的原因。而中国市场的反响如何,其实是能决定新一代奔驰S命运的。从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奔驰S的全球最大市场,占奔驰S级全球销量的一半。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客官老爷们”不买这一代奔驰的账,那么它的全球销量大概率是要扑街的。奔驰可能也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一代奔驰S的总设计师传言是个韩国裔。似乎他们觉得我们和韩国同属亚洲,又是邻居,审美喜好可能会有所共通。但事实上,从目前网上的反馈来看,国人对此并不买账。无论是中网造型,还是前保险杠的设计,无不彰显着一种“青春的活力”。你能从中找到不少在CLS、CLA等车系上的流行元素。三段式镂空结构的保险杠,隐藏式门把手,三横幅的进气格栅都在提升整车的运动气息。三角尾灯的造型似乎有点在向新A级在“致敬”。奔驰把“家族化设计”玩儿的是淋漓尽致,但是如果放在奔驰S这样旗舰级轿车上来说,显然有点“太不走心”。就像第14代轩逸车主很高兴听到自己的车被称为“小天籁”,但是天籁车主却很不愿意自己的车被称为“轩逸Plus”。在天籁这样一个家用品牌的B级车上,人们的反馈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奔驰S这样一个豪华品牌的旗舰级轿车。我想没有一个S级车主愿意自己的车被称为“A级Plus”吧?而内饰的设计风格转变,是我认为这代S最大的败笔。看现款的W,内饰设计风格虽说不及劳斯莱斯那样,可以用艺术品来形容。但是双联横屏的设计在当初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豪车内饰的标准,引领了一波潮流。而从曝光的W内饰谍照来看,这种被特斯拉玩剩下的大竖屏的科技风格,实在不应该出现在奔驰S级上。W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它理解了消费者们对于豪华旗舰级轿车的社交需求,也就是国人经常谈及的“面子”问题。在经典与科技之间,它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反观W,科技是有了,经典的历史底蕴也不复存在。不破不立,先破而后立。可能W的成功,让奔驰感到了压力。想要通过这种打破常规的手段来树立一个新的S级形象。但是,豪华品牌的价值,本身就是因为时间的积累才有了那份底蕴。而它的旗舰轿车,应该是将品牌的历史底蕴与当下的科技相融合所造就的产物。所以照这个标准来看,新的W显然已经落了下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