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国史上十大教育名家在这里,你都认识吗

来源:劳力 时间:2023/7/18

张之洞(晚清历史人物)---top6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教育的首领,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制度重要的奠基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的《劝学篇》分内外两篇,用他的话讲: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内篇分九章,讲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十五章,讲益智,游说,设学,学制,广译,阅极,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政教。张之洞十分重视教育,把办好学校、培养人才看作是国家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他说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他引证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要是无学、无力、无耻,人就会愚昧又柔弱,而有学、有力、有耻,人就会精明又强大。

严复(近代著名人物)---top7

严复(-)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的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蔡元培(时任北大校长)---top8

蔡元培(-)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者,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蔡元培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认为普通教育要养成完全之人格,就是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和发展的教育。倡导思想自由,以反对数千年专制之积习。他强调自由发展,积极支持新思潮。他采取网罗众家、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的政策,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违背自然抹煞个性的封建教育。重视女子教育,反对封建的男尊卑。他不顾社会上的非难,冲破重重阻力,在北大破例招收女生,开创了我国男女同校的先例。

章炳麟(章太炎)---top9

章炳麟(-)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家。

章炳麟很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才,如果教育不适用,培养的人才必不适用。他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利益服务,他说,道德是由社会薰染来,不是从说话讲解来,如社会上农工商贩,有道德的尽多。而学校里边修身的教训,不过是几句腐话,况且讲伦理、讲修身的教习,自己也没有什么道德,不能为学生做表仪。他把德育与社会联系了起来,同时说明,与其在学校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不如多学点知识,做点学问。现在的青年,应当明了是什么时代的人;现在的中国,是处在什么时期;自己对国家,应负有什么责任。号召青年洞察当时社会、经济和历史的演进,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陶行知(现代教育奠基人)----top10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

其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构成。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它是陶行知的教育方针,又是教育内容。其内涵包括甚广,他以为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教育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会即学校是从生活即教育思想中引申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以社会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学校的范围广大无边。三者的关系,社会即学校是实行生活即教育的形式;教学做合一是实行生活即教育的手段。生活教育?quot;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同实际相联系,倡导人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要求教师在劳力上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