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因父母不幸离世,诗人追思父母养育之恩,抒发诗人不能终养父母的痛切之情,全诗用了九个“我”字,几乎一字一泪,是一首至性至情的诗歌,很有感染力。居《晋书·王裒传》记载:王裒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每次读到这首诗都会泪流满面。清朝时期的姚际恒也曾说:“勾人泪眼全在此无数我字,何止王裒”!可见读此诗受感动的不止王裒一人。
诗经·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一天,诗人来到野外,见到长得茂盛的蒿和蔚,于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在他的心中,人应该像抱娘蒿一样,成材而且孝顺。而自己却就如同牡蒿,不成材所以不能终养尽孝。父母费心劳力,吃尽苦头才将自己养大,小时候生怕他饿着、冻着,稍微懂事了又要送他读书,即使走向社会也是无时无刻不再担心,想起曾经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诗人泪流满面,感觉到自己的父母实在是太可怜了。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可如今,父母已经驾鹤西游,父母在世的时候,就像大肚小口的装水坛子,自己则像汲水瓶子,随时都从父母那里获得好处,而父母则不求回报,自己也没有尽到作为人子的赡养义务,所以感到非常的可耻。想起父母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无所依傍,找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始终沉浸在悲痛之中,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早点跟随父母而去,或许在那边还能尽一点自己应尽的义务。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啊!你们生育了我,给了我生命;养育了我,教我学说话,教我学走路,对我百般呵护,百般疼爱;小时候不管是在外还是在家,都把我抱在怀里。您们对我的恩情大过天,本想报答您们,可苍天不公,世事无常,致使您们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是我不能为您们养老送终,想起就悲痛欲绝。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您们的不幸离世,让我感觉如同南山高俊难以攀登,走在路上飙风呼啸着迎面扑来,一派肃杀悲凉的气氛,使人感到无比的悲痛与凄凉,大家的双亲都还健在,他们都能为父母养老。唯独自己遭此不幸,不能为父母养老。
这首诗灵活运用赋比兴,充分表达了子女对离世父母的悲痛之情,使人读来感觉句句是泪,艺术感染力及其强烈。作为子女,为父母养老尽孝是一项基本道德义务,此诗在后来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引用,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