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已有年文化历史。佛寓意为“觉悟”,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由法显和玄奘将佛教文化带人中原,对国内文化和历史影响深远。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佛教高僧,如智者大师智顗(yi)、山林玄僧支道林、一世祖师菩提达摩等。今天小贝要说的是被称为密宗领袖、僧中科学家的一行。那么为什么说一行大师是密宗领袖、僧中科学家嘞?且听小贝慢慢道来。
一行大师,俗名张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是被封为郯国公的张公谨。看过《秦王李世民》或《隋唐英雄传》的应该对张公瑾有些印象吧。张公瑾原来是王世充手下,后被徐世绩、尉迟恭引荐给李世民,在他的辅佐之下,李世民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后唐太宗李世民将24位功臣的画像裱起来,而排在第18位的就是一行大师的曾祖张公瑾。
一行可以说是出身名门,他从小受父辈的影响,很喜欢读书。到20岁时候已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阴阳五行之学,因编撰《太玄》一书,名声大振。当时有个叫武三思的人想拉拢一行,要一行为他效力,一行知道此人名声不好,心想“和他混没好结果”,便出走远方,穷游世界。
在穷游的时候一行遇到一个人,也就是此人改变了一行一生的命运。
此人叫普寂,是玉泉寺高僧,一行受其影响,决定出家。几年后,一行小有所成,普寂对一行说:“为师悟道40余载,你几年就学成,今为师已再无所授,你下山吧。”就这样一行离开生活了几年的寺庙。
后来他遍访当时的名宿。《佛祖统纪》记载一行求教金刚、无畏两位密法大师,向这两位传播不同密法的大师学习密法心得,和两位大师一起翻译《大日经》,编撰《大日经疏》。还向金刚智大师学习《陀罗尼印》,一行同金刚智大师一起翻译《瑜伽念诵法》、《七俱胝陀罗尼》等。后一行又拜不空为师,不空在其《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中记载,“开元七年,至于西京,一行禅师求我灌顶”。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参悟,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两种。胎藏界之理和金刚界之智本就是合而不二的,两者的融合才构成完整的整体,很少有僧人可将二者融合为一体,但一行大师就将这两种境界完美地融为一体,可见其造诣之深。
之后一行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向一位老僧学历法,并学有所成。唐玄宗听说一行对密法和历法都很精通,便诚邀一行到长安修订历法。历法是一种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准确记录时间的方法。
一行应诏入长安后,与梁令瓒等人在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浑天仪基础上进行推算设计改进,最终研发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准确的时间记录仪器——水运浑天仪,这种仪器注水击打浑天仪的齿轮,令其自转,昼夜一周,可以表现星宿的运动,除此之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
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
水运浑天仪上,还设有两个木人,用齿轮带动,一个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自动击鼓,一个木人每辰(合现在两个小时)自动撞钟,类似现在的时针和分针。这两个木人是运用机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机器人。后又发明了现代科技都难以还原的黄道游仪。
水运浑天仪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蓝图,是现代机械类钟表的鼻祖,比公元年西方才出现的威克钟要早年。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我国古代人民就能研制出如此复杂且精准的时间记录仪器,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人叹为观止。
不得不佩服古时候人民的智慧,然今天有很多名表,如劳力士、江诗丹顿、伯爵、爱彼等都是国外的,我还能说什么勒,放下手中的笔去搞机械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