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市场 >> 正文 >> 正文

反常识你真以为自己是知识工作者其实你只是

来源:劳力 时间:2023/9/21

我先来做一个调查:

不管你是做什么职业的,请问你觉得自己是体力工作者?还是知识工作者?

我假设,

如果你是一位文员,你会觉得自己是知识工作者吗?

如果你是一位工人,你会觉得自己是体力工作者吗?

如果你是一位手艺人,你会觉得自己是体力工作者吗?

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你会觉得自己是知识工作者吗?

等等…

这真的对吗?

你以为自己是知识工作者?其实你只是体力工作者!

你以为自己是体力工作者,可能你是一位知识工作者!

(反常识的认知)

这可能和你的常识理解有点不一样!

根据经济学家的说法,传统的生产力由: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要素构成。二战之后,知识成为第四大生产要素,而且占比越来越高!就这样知识工作者应运而生!

其实,也不是近代才有的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区分。中国古代就有:“愚者劳力,智者劳心”说法。那么,到底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敲黑板,下面的内容有些反常识,请仔细阅读。

1、工作动力: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动力是物质报酬,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是成就。

当然,不是说知识工作者就不需要工资,每一位劳动者都需要经济收入。但是这是否以此为目的却成了工作动力和知识工作者的第一个区别。

如果你上班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争取一日三餐的金钱,别无他求,那么你是一位实打实的体力工作者!

而如果你工作是为了获取自己在职业上的成就感,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同时也挣取不菲的财务收入,那么你可以称之为知识工作者。

2、工作投入:体力工作者投入的是体力,知识工作者投入的是脑力。

(人们认为的体力劳动者)

你不要误解,你可能会认为在工地砌砖,就是体力劳动者,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这一位用心、用脑的砌砖师傅,他就是一位知识工作者。

比如我们通常会认为程序员是知识工作者,但是中国大部分的程序员根本没有优雅编写代码的能力,都是网上copy来copy去,代码抄来抄去;而且,程序员工作时间的大有人在。你说这到底是算是知识工作者,还是体力工作者呢?

在工作中,用心、用脑做事,就是知识工作者;反之,只愿意动动手,脑袋不动,不用心,这样的人只能算是体力工作者!

3、工作结果衡量方式:体力工作者是可量化的,知识工作者非完全量化。

现在的企业管理一般很喜欢用KPI来考核,把员工当成企业业绩的生产机器。其实,这是非常陈旧的管理方式,本来是知识工作者,却一定要按照体力工作者来考核管理。

就算是在建筑工地的工人,难道能够精确地以一个工人每天搬多少块砖头来衡量这个人的工作业绩吗?

工作结果的衡量方式,其实在提醒我们,现在很难有一个岗位完全可以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评价的,如果想要人更有价值和产出,最好的做法是尊重!

不要只尊重所谓的知识工作者,而鄙视所谓的体力劳动者。需要用心来体验和观察,只要尊重人、信任人,发挥人的长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工作者!

4、管理方式:体力工作者是被管理,知识工作者是自己管理自己。

大家可以想想,你平时是被人管理的?还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

比如你很自律、工作认真积极、与人为善,愿意承担责任,对工作岗位十分负责等等,那么不管你是处在什么岗位上,你就是一位知识工作者!

比如你虽然处在一个收入高、职位也高的岗位上,但是你一直处于被人指挥、被人差遣,自己完全丧失意识,沦为工作的附庸,工作只是为了钱和职位,那么你只能是一位体力工作者!

所以,到底谁是知识工作者?谁是体力工作者?只有自己可以来定义。

(知识工作者就是用心、用脑)

你愿意自我尊重、愿意在工作中赋予你的思考,追求把一件事做好,渴望工作的成就,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赢得尊重;而不是仅仅盯着一亩三分地的工资和福利,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知识工作者。

感谢阅读,我是崇德先生,生涯规划师,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