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价涨跌本就是竞争力强化导致,不单单是汽车行业,整个奢侈品行业强者逆风而上的不在少数,今年年初,劳力士全面调整了产品售价,多款产品中,多款手表售价上涨,虽然涨幅在5%左右,满天星彩虹迪足足涨了有12万。飞天茅台疲市不软,持续走高也有其强大的推动力,事实上,经济下行状态与个别商品售价走高不无关系,甚至因为经济的下行发展,让一些豪华品牌以及奢侈品售价继续走高。毕竟,奢侈品与豪华品牌不属于普罗大众,影响他们销量的只是头部的一小部分群体。数据不会骗人,整体下行的汽车市场中,豪华品牌1-8月销量达到万台,同比增幅12%,是唯一上涨的细分市场,一线城市是豪华品牌最大的倾销地,二三线城市、增速最快。在豪华车中脱颖而出的有两个品牌,加价行为甚之又甚,其一为雷克萨斯,其二为保时捷。其中雷克萨斯今年1-9月销量达到了14.46万台,同比增幅达到22.8%,而保时捷今年1-9月累计销量达到6.4万台,同比增幅达到14%。这两个豪华品牌有一个共同特点:贵!而且是越贵卖的越好。雷克萨斯去年统计平均单车售价达到了43万,考虑到去年ES加价情况不甚,今年直接爆表的销售时间差,今年雷克萨斯极有可能突破45万单车售价,有可能超越奔驰成为豪华品牌矩阵第一单车售价品牌。而保时捷作为超一线豪华品牌,考虑到强大的配置附着力,单车售价早已突破70万。豪华品牌不同于普通品牌,警惕“塔西佗”陷阱。普通品牌面对的消费群体更需求更加刚性,解决基本代步要求,事实上单车售价不过15万的产品需要比拼核心产品表现力,我将这一消费界限划分为凯美瑞与卡罗拉、速腾与迈腾只差。卡罗拉、速腾等产品潜在消费群体更看重产品基本,而凯美瑞、迈腾潜在用户群体则已经开始着手产品以及品牌带来的价值增值服务感,豪华品牌更是如此。豪车不能降价,越降越得不到信任。所谓“塔西佗”陷阱也正是如此,从豪华品牌两极分化严重的矩阵上可以看出来,奔驰、雷克萨斯、保时捷等加价层出不穷的豪华品牌频繁得到潜在消费人群的好评,而凯迪拉克、英菲尼迪以及林肯、捷豹路虎等动辄八折销售的豪华品牌,非但没有得到市场足够出色的风评,反而被质疑产品定位的豪华性。事实上,选择豪华品牌的消费者买车已经不局限于产品本身,譬如说奥迪Q5L与保时捷Macan两款车型,即便基础技术叠层相同,但预算充足的消费群体依然看中保时捷,品牌带来的价值感是服务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根本,品牌高度是豪华品牌的羽翼,一旦丢失了这一羽翼,还与普通合资品牌有何区别。买雷克萨斯的人,不在乎多花的三万块,卖雷克萨斯的人,牢牢抓住了豪华潜在消费群体的潜在思想。前阵子一位朋友买了台保时捷Macan,落地价在70万左右,选装了接近10万的配置,相比于雷克萨斯的官方涨价万元左右,保时捷的“明着要”已经多年,一套轮毂高喊2.4万售价挤破了头皮选装的人不在少数,却不见网络市场痛批保时捷“官方明抢”。消费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市场,爱之选择,恨之丢弃本就无可厚非。今年相比于去年,22.8%的增量人群选择雷克萨斯,很明显在品牌塑造上,雷克萨斯已经成功了,数据不会骗人。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是不是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以单车售价43万,增量22.8%的数据向市场证明,下行市场中,丰田塑造出来的豪华品牌形象,远远强于其他二线豪华品牌。而塑造这一形象,丰田通过产品稳定性、产品设计、售后服务、品牌定位多方面进行维护,事实上,雷克萨斯的售价上涨、销量上涨是有极强的综合推动力,并不是每一个豪华品牌都能如此为之,雷克萨斯的强势,远在不少人的认知之外。自由消费市场下,不喜欢可以不用诋毁,真正的消费者选择豪华品牌是自由的,没有必要骑着自己的小单车喷愤雷克萨斯的单方面涨价,喜欢的选择,用自己的消费预算买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本就没错,消费自由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