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博士后在这个世界上也算弱势群体,这句话你同意吗?近日,中山大学一附院的温博士就为我们展现了高级知识分子无可奈何的一面。
10年前,翁博士作为潮州地区的理科状元,陷入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人才争夺战,并且双方提出了所有专业任选的宽厚条件。不过翁博士的理想是学医,怀揣着一腔热情翁博士在中山大学读到了博士后,毕业后去了全国一流位列三甲的中山大学一附院当了一名临床通勤。
但就是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如今每个月的工资才仅仅八千块,而他只是本科毕业的弟弟却进入了一家房企,每月的薪资超过万元。这让翁博士深感不公,认为是中山大学一附院薪资体系不透明的结果,医院群询问管理层能不能公开考核量化标准,一问不要紧,管理层竟表示要和翁博士私下谈,医院群。
随后有人将群里的聊天记录公布了出来,此事迅速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翁博士的意思是:医院的博士后人才,不应该拿这么低的工资。还有同事比翁博士更惨,月工资不到元,更有一名神经科的马医生表示“上个月的工资只发了一块钱,“随后马医生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收入截图。
翁博士愤愤不平,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一点都不差,为什么每天累死累活的博士后医生工资待遇连一个本科大学生都不如呢?这点工资甚至都不能养活家庭的。群里的不少医生都表态支持翁博士,医院应该公开考核架构,不然会让一线临床工作人员寒心。
医院的行政管理层根本不愿意在群里讨论这件事,甚至人力资源对翁博士直接喊话私下语音交流,翁博士拒绝之后管理人员随即将该群解散,此事尚没有处理后续,想来翁博士等反映该问医院怎么样。
医院也是这样考虑的,医院的管理层在面对此问题时态度傲慢,认医院早就制定好了的,国内又不缺医学博士后,如果感觉到不公平大可以不干,反正还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想到中山一附院工作。
估计翁博士等人既无奈又寒心,医院在这个问题上连和他们讨论的想法都没有。此事被爆出来之后有网友直言:莫劝他人学医这句话再正确不过,有了这样的先例,没有人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从医之路。
实际上翁博士反映的问题在不少单位都存在,一线工作者拿低薪酬、管理层拿中位数、领导拿最高分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行政管理人员过于冗余会对单位的工资体系产生很大变动,翁博士的言外之意实际上就是:行政人员没什么效益却拿走了最大的蛋糕。
或许存在同样情形的医疗、教育等部门真的要痛割刀子了,一线工作人员不应该成为廉价劳动力,高级知识分子更不应该被如此漠视,相反,过多的行政管理人员任人唯亲、考核不公,这样的情况再不解决,最终伤害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
讨论:你认为博士后成为廉价劳动力了吗?
#博士后#博士后成廉价劳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