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拉孜县紧紧围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三早”方针,严格贯彻实事求是工作原则,坚持在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工作程序、健全帮扶举措三大方面久久为功、绵绵有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组建一支高质量数据监测队伍。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期间培养历练出来的系统工作人员力量,保持队伍不散、力量不减,继续加强业务培训,切实守住数据质量关。县乡村振兴局数据组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前谋划制定《年度乡镇干部综合业务培训计划》,年内组织开展不少于4次培训活动,乡镇对照县级标准,面向村“两委”、乡村振兴专干推进业务培训工作,真正提升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对防贫政策、理论、业务领域知识的深入掌握。
优化一套识别纳入程序。为确保风险人群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扶持,及早把返贫致贫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县乡村振兴局结合实际,对《拉孜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先后两次进行修改完善,对风险户审核程序进行了简化,将原定于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研究审定风险户纳入的权利下移至领导小组下的巩固拓展组,并建立巩固拓展组工作协调机制,按需召开会议专题审议风险户纳入情况、研究帮扶举措,审核、帮扶决策同步推进,大大提升了我县防贫工作效率,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健全一系列保障救助举措。通过对全县摸排发现的致贫返贫风险户的研究分析,总体而言,疾病、缺乏劳动力、突发事件是最主要返贫致贫风险因素,也是导致我县防贫工作存在被动的主要原因。针对影响因素的“短期性”,存在困难的“临时性”,我县在完善政策保障、提高保障水平上下足功夫。一方面,及时出台《拉孜县关于防止返贫致贫资金补助工作实施(试行)》,每年储备50万元以上资金(包括本级财政每年50万元投入和社会慈善机构捐款资金),对因病、缺劳力、突发事件导致困难的家庭给予救护,从近一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对于无劳力家庭,救助资金可谓“雪中送炭”,发挥效益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县还在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县域实情的商业险种,紧紧围绕发生频率高、影响程度深的风险因素进行兜底防护,切实织牢低收入、脆弱人群的民生保障网。来 源:县乡村振兴局
编 辑:王圆圆
初审:刘建军
复审:平措
终审:景洁
投稿邮箱:lazixian
wxrkz.gov.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