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来不为己,只求把身献。每个人生来便有家人,便有责任,有的人一生为小家奔波劳走,只求一方平安;有的人舍小家为大国,毕生奉献人民,奉献祖国。人们以为的无上辉煌实则是那些人舍弃了很多东西,有奉献了很多热血所换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无人不知铁人王进喜,无人不晓他在打井方面做出的贡献。但是这些光彩夺目的成就与赞美背后,却是王进喜不得不离家远走、跪拜家母的苦涩与无奈。
生来劳苦
罗曼罗兰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历史上有多人败于自己的自怨自艾,便有多少人不甘燕雀之身,满怀鸿鹄之志。
年,王进喜出生在甘肃一个贫苦家庭。六岁时,父亲双目失明,自幼生活坎坷的他年纪轻轻就学会了基本的生存之道。幼小的王进喜不能打工,只能整日带着父亲去街上乞讨,以求艰难度日。
当时的街坊邻居大都是热心肠,看着年纪小的王进喜时常饿着肚子,也不忍心,时不时就拿出家里的剩饭剩菜救济王进喜一家。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九年。在王进喜15岁时,也就是年的时候,为了生计,他只好选择干着和大人一样苦累的活——挖油、淘金。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很大的劳动力,所以当时工地上很多人都看不起瘦弱的王进喜。
也许正因为他心中希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王进喜一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他没有自怨自艾,自甘堕落,而是在这样劳苦艰辛的日子里依旧坚守着初心,昂扬着斗志。
年,勤勤恳恳的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开始为国家建设服务。但是王进喜在进入油矿之后,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排挤,一来是因为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二来是因为缺乏营养,显得十分弱小。
好在年幼时相似的经历并没有打倒王进喜,王进喜依旧每天勤恳干活,时不时还去请教油矿里的老员工们。
后来居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抹色彩的往往就是那些只做不说,闷头苦干的小人物,王进喜亦是如此,他的价值远远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年王进喜光荣加入党。真正了解王进喜这个人必然清楚,他能够如此顺利地入党,就是因为他优秀的业务能力以及勤勉好学的优秀品质,而且王进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忠实维护者。
王进喜对国家事业的奉献从来不只是在嘴上说说的。在一次平常的劳动竞技赛中,王进喜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嘹亮口号,最后创出了全国最高的钻井记录,震惊众人。
年,王进喜带着钻井队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田。而在打第二口井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这个时候,王进喜理应在一旁休息,但是他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执意下油田,继续打井。
不幸的是在打井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过大,发生井喷。井喷一旦难以控制不仅整个油田都会被损坏,连周围人的安全都会存在隐患。
危机关头,王进喜丝毫没有犹豫,扔掉拐杖,就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最终制伏了井喷。铁人这个光荣的名头也因此而得来。
舍小家为大国
自古忠孝难两全。古时候有岳飞精忠报国,无奈之下离家远行,现如今有王进喜敬业报国,心含苦涩跪拜家母。在铁人这个满带赞誉的名称背后,是王进喜离家的苦涩与无奈。
众人只看到年,王进喜为松辽石油大会战做出的卓越贡献,却没有看到离家时的王进喜又是多么心酸。
在奔赴玉门油田之前,当时整个甘肃省正在闹饥荒,王进喜就是整个九口之家的唯一劳动力。可是好巧不巧,已经成为钻井队大队长的王进喜听说了政府将在玉门这块地方选拔出优秀的石油工人,去参加松辽石油大会战,他本人自然十分欣喜,这毕竟是一个为祖国奉献的难得机会。
但是王进喜的母亲却十分担心,因为王进喜一走,这一大家子的人的吃喝生活问题将是一个难题,又逢上甘肃灾荒,全家人饿死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母亲还是十分不希望王进喜离家的。
但是王进喜这个人,却是毕生秉持着为祖国奉献的信念,他认为自己必须得去!这不仅是自己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国家来说,这项工程也是极其重要的。
母亲自然不可能为难自己的儿子,也只好含泪答应。而王进喜满腔的心酸与无奈都蕴含在这临别前的三跪之中,三个响头里。
来到东北,王进喜和一众人都纷纷惊呆了,因为这所谓的油田实则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大草原。开采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王进喜终究还是担得起铁人这个名头,他克服了所有困难,即便在住宿、饮食条件都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也仍然没有辜负国家对他的期望,拼尽全力开采石油。果真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然而命运并没有善待这个铁人,王进喜因过度劳累,在中年时期患上癌症,于年11月15日溘然长逝,享年47岁,埋葬于八宝山。
王进喜毕生秉持着为祖国事业做贡献的信念,对待人民群众也是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也许他临了仍在愧疚于在危难之际离开母亲,仍愧疚于自己未能尽到生为人子的责任。但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王进喜不仅是钻井工人中的领头羊,还是新中国伟大事业的参与者。
如此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应当存在每个人的内心,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老一辈开拓者就越发地被社会遗忘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整个社会转而迎来的是一群光鲜亮丽的偶像明星,他们在人前受到人们的众多追捧与赞扬,也可肆无忌惮地享受名望带给他们的虚荣之感。
但慢慢地却很少有人还记得,现如今美好平静的生活都是老一辈建设者劳心劳力打拼出来的。整个社会宣扬的风气应当是红色文化,致敬英雄,而不是你一票,我一票,xx明天就出道。所以这一社会风气的出现与存在值得每个人深思与讨论。
文/平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