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精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播种、浇水、除草、牧羊,从日神到日落,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但在更早之前,人类是依靠采集为生,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以采集为生的生活方式呢?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脑力推动的进步故事,意思就是人类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奥秘,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当这些事发生后,便开开心心的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辛苦。
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是这样,农业革命所带的非但不是轻松的生活,反而让农民过的比采集者更加辛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人类历史上一直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道理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的最后结果,当人类每次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想:”没错,这样是得多做点事,不过收成会更好,就不用担心挨饿了。“确实很有道理,工作努力些,生活更好些。
计划的第一部分是很顺利,但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对单一食物来源的依赖增加,使农民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增加了,但就生活质量却降低了很多。而想放弃这种越来越累的生活几乎不可能,一是经过几代的繁衍,人类已经不记得还有一种生活方式,二是就个体而言,很少愿意用牺牲自己换取别人的幸福生活。
就现代人而言,很多大学毕业生投身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努力赚钱,好在35退休。但等到35却发现自己背负了更多的东西,他们会怎么做?放弃现在的生活,回去野外生活吗?当然不可能,他们会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的半死。我们有许多本该使生活轻松如意的生活,比如手机,邮件等。以为我们剩下等待传统信件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把生活的步调快了10倍,使自己整天,忙忙碌碌,疲惫不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