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优势 >> 正文 >> 正文

江西男孩梅志强的坎坷人生

来源:劳力 时间:2023/7/23

一边是亿万身家的养父母,一边是千万身家的亲生父母,你会怎么选择?

最近,2岁时被人拐走的少年梅志强被亲生父母找到了。

在与亲生父母见面的认亲现场,眼尖的人发现他手上戴着一块价值十几万的劳力士手表,足以证明他的物质条件还不错。

根据知情人透露,梅志强的养父母医院,资产高达上亿元。

更重要的是,他的亲生父母实力也很强,家里经营着酒店用品公司,每年营收也有上千万,住的也是5层楼的别墅。

于是,有人调侃梅志强:

这孩子天生富贵命;

还是得信命啊,亲生父亲千万富翁,养父亿万富翁;

建议回亲爸亲妈家,毕竟找了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至于养父母家,还是让我去吧……

一边是资产上亿,相处25年的养父母,一边是身家千万,苦苦寻找25年的亲生父母,梅志强会怎么选择?

幼年被拐

梅志强的父亲,名叫梅贤华。

梅贤华是江西省临川市云山镇上高村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早年,他和妻子潘长娥四处奔波,靠经营瓷器为生。

潘长娥积劳成疾,生下大女儿后,很难怀孕。

年,梅贤华夫妻俩求医问药,潘长娥终于再次怀孕。

一家人欣喜万分,为了让孩子顺利出生,潘长娥在医生帮助下,进行了细致的保胎工作,心甘情愿地服用大量保胎药物。

年3月23日,艰难地度过9个月孕期后,潘长娥生下一个儿子,家人为他取名叫梅志强。

可万万没想到,梅志强两岁时,会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突然失踪,此后的几十年里杳无音信。

(梅志强小时候)

当时,梅贤华带着家人到云南省昆明市谋生,住在官渡区关上镇双桥村号,经营着一家瓷器店。

年7月23日,梅贤华在外出差,潘长娥忙着生意,大女儿在家里写作业,小儿子梅志强蹲在家门口玩耍。

下午2点,无事发生,一切平常。

周围的环境丝毫没有引起潘长娥的警觉,她看梅志强在门口玩得好好的,就转身进门去忙事情。

等她20分钟后再出来,孩子不见了。

潘长娥懵了,赶紧冲回家去问女儿,有没有看到弟弟,答案当然是“没有”。

当时,梅志强只有2岁零4个月,已经会说话,但根本不可能独自离开家太远。

慌乱之中,母女两人对视一眼,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就在这短短20分钟不到的时间,梅志强居然失踪了!

他们联系了当地所有的亲戚朋友帮忙寻找梅志强,但始终没有梅志强的音信。

至今,梅志强的姐姐仍清楚记得当天的场景:

那天下着好大的雨,我们找了很久但没有找到。

没想到,梅家人这一找,就找了25年。

(梅志强的亲生父母)

梅志强被拐这件事,给本来幸福的家庭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梅家人都处在极度悲痛之中,家里的老人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纷纷病倒。

最可怜的是孩子的母亲潘长娥,她本就体质虚弱,儿子失踪后,她思念孩子的同时,还很自责、愧疚……

她终日以泪洗面,夜不能寐,她在家中每看见一次孩子的衣物,就会哭一次。

她日日夜夜呼唤爱子归来:

儿子,你回来吧,爸爸妈妈都盼着你回来;

你知道做父母的心情,我这18年来没有哪一天不想你,所有的亲人都盼着你。

最苦的那段时间,家里每个人都思念着孩子。

大家都急需给内心苦闷的情绪找个发泄口,难免互相怨怪。

负责在家看孩子的潘长娥成了众矢之的,家里人经常埋怨她。

就连丈夫梅贤华偶尔也会说她,都是因为她没把小孩看好,是她把儿子搞丢的……

这些话像一把刀,戳得潘长娥遍体鳞伤。

因为情绪压力过大,她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精神恍惚,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梅志强丢失的地方)

梅贤华心里也不好受,他看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骤然老了许多。

万般无奈,从不相信神佛的他,也开始供奉神像,祈求上天保佑他的孩子少受苦,早日回家。

失去孩子的25年来,梅贤华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逢年过节,潘长娥会在桌上额外摆一副碗筷,看到那个永远空着的座位,一家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最痛苦的是每年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梅家的餐桌上却始终少了一个人。

丢失的梅志强,就是梅家人心里解不开的结:

家人都非常难过,担心孩子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

一想到他,梅贤华夫妻俩就忍不住掉眼泪,连春节也过得没滋没味。

自从梅志强丢失后,梅家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25年来,他们没有欢庆过任何节日。

25年漫漫寻亲路

自从梅志强失踪后,梅贤华全家人悲痛欲绝,精神几次崩溃,开启了漫漫寻子路。

25年来,不管日子有多难,梅志强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

当初,出差在外的梅贤华收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回家找儿子。

到现在,他仍保留着当初所有的报警立案回执单。

寻人启事上,他小心翼翼地写下和儿子相关的所有信息,姓名、性别、身高、籍贯、家庭住址……

对儿子的相貌特征,他连任何一点细节都不敢漏下:

身高90厘米。

左手戴手表的地方有一寸许兰黑色的胎记,边缘不规则,形状像一把剑,约有五分硬币大小。

左边脸有一个小酒窝,额头正中有摔跤留下的明显小窝。

头发稀少,稍黄,单眼皮。

联系方式他也留了好几种,生怕信息不全,错过任何有关儿子的线索。

(梅家人张贴的寻人启事)

梅贤华先后印制了上万份寻人启事,每天在大街小巷张贴,但无任何收获。

寻人启事上,他字字泣血:

我们全家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刻,只好抱着最后的希望,向天下的好心人发布我写的求助信。

请好心人帮我们一把,如果发现梅志强的线索,及时电告。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多次在电台、电视台登出寻人启事,也曾跨省四处寻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是有人提供线索,哪怕心里明知是假消息,他们都会去看一看,每出去一次就要花几千元。

有次,有人把梅贤华夫妻骗到广东,结果两人去了才发现是假的。

多年来,为了寻找儿子梅志强,梅贤华和潘长娥去过贵州、广东、重庆等地,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很快,家里好不容易攒下的5万元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年,5万块钱可以城里买套房。

可梅贤华夫妻找回孩子的决心,完全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梅贤华在报纸上刊登寻找孩子的文章)

25年寻子之路,虽如大海捞针,但他从未停住脚步。

梅贤华父母拿着孙子失踪前留下的照片,期盼有生之年能见上一面。

一次次失望而归,梅贤华心神俱疲。

最痛心的是,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看到年过八旬父母期盼的眼神、日渐萎缩的身形,他心如刀绞。

无数个失眠的夜里,梅贤华甚至奢望买走儿子的家庭主动把儿子还回来。

他主动在寻人启事里说明:

我们真心实意地劝求收买小儿梅志强的家庭,请你们可怜我来之不易的儿子,可怜一下为孩子病倒的老人,可怜一下孩子精神恍惚的母亲,把志强还给我们。

您们所花费的钱财,我们一定加倍奉还,不让您们吃一点亏。

可无论他用多少时间精力寻找孩子,梅志强仍然杳无音讯。

为帮助梅贤华这种失去孩子的家长,国家也在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宣传寻亲信息。

在各地公安部门协助下,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上传DNA数据。

只要有非法收养儿童的父母,将孩子的DNA上传公安机关数据库,就能通过DNA比对找到亲人。

但希望毕竟很渺茫。

(梅贤华和寻亲家长,他右边是潘长娥)

漫长而绝望的寻亲路上,梅贤华夫妻两结识了因为各种原因丢失孩子的父母。

他们抱团取暖,每个在外寻子的家长,都会连带着把其他走失孩子的信息带上,

年4月,有爱心人士提供6条线索给寻亲家长杜小华,其中一条与梅志强有关。

年,杜小华的儿子杜后琪在内蒙古丢失,至今尚未找到。

同是天涯沦落人,杜小华很清楚丢孩子的父母有多痛苦。

所以,他非常重视收到的每一条线索,第一时间就把情况反馈给福建莆田警方。

通过DNA比对之后,梅贤华终于成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梅志强。

历经千辛万苦,梅家人终于在25年后迎来团圆的一天。

阖家团圆

年6月13日,潘长娥接到丈夫梅贤华的电话,得知孩子找到了。

挂掉电话后,她哭了2个多小时:

母子连心,25年了,我们找得很苦;

现在寻子路终于结束了,我们很高兴。

当天,潘长娥立即乘车从江西赶往福建莆田,与儿子梅志强见面。

6月16日,同样大雨滂沱的一天,与25年前梅志强被拐的天气一样。

然而,天气一样,心态却不一样。

25年前的这天,梅家人有多绝望,25年后的这天,梅家人就有多激动、兴奋。

寻找了25年的儿子,终于要见到面了,堵在夫妻俩心里的石头落下了。

(梅贤华带着家人去和找回的梅志强相认)

傍晚,失散25年的梅志强跟全家人见面了,全家人相拥而泣。

这一刻他们足足等了25年,家里的爷爷、奶奶、亲朋好友都在等待这一时刻。

但短暂的相聚过后,梅志强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是跟亲生父母回江西,还是留在福建?

当年,把梅志强买回去的人家,物质条件非常好,医院,是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都羡慕梅志强拥有优渥的物质条件,甚至调侃他是“天生富二代”。

还有的人质疑梅志强,怀疑他会因为钱留在养父母身边。

其实,梅志强的亲生父母条件也不差,他的父亲梅贤华和母亲潘长娥经营着一家酒店用品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为万元,潘长娥为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并担任总经理,梅贤华为公司监事,他们早已是千万富翁。

抛开物质条件不谈,梅志强从小被拐卖,25年来连亲生父母是谁都不记得,更没有感情基础。

而买家把他抚养大,朝夕相处25年,彼此之间肯定有感情。

如果他选择和亲生父母回家,就意味着抛弃25年的感情,内心肯定难以抉择。

(梅志强和他的亲生父母)

身为梅志强的亲生父母,梅贤华夫妻俩肯定希望儿子能跟他们回江西。

梅贤华曾公开回应:“不管他们多有钱,我都不需要,我只要我的梅志强就可以。”

但他们害怕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不敢干扰儿子的任何决定。

所以,对于孩子是“留在福建还是回江西”这个问题,他们选择尊重孩子的决定。

那么,梅志强该何去何从?

帮助他们寻亲成功的寻亲家长杜小华说:

这不是选择问题,条件再好也不能掩盖买卖儿童的犯罪事实。

作为一位寻亲父亲,杜小华从不愿意称买家为“养父母”。

为了劝梅志强回家,他曾和梅志强详细聊过,认真地告诉他亲生父母失去他的痛苦,以及找寻他的艰辛。

最终,梅志强选择和亲生父母回江西认亲。

他的姐姐在社交平台直播时说:

他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寻找他的,他也知道我们的付出。

他真的很懂事、很乖巧,所以他就跟我们回来了。

梅志强回到江西,他们家专门为他准备了欢迎仪式,梅志强的爷爷还购买了新的桌子,定了酒席大宴宾客。

(梅志强和杜小华)

家里亲戚看到梅志强回来,纷纷落泪。

他舅舅激动地说:“当初为了找你,我差点把命给丢了。”

连舅舅都尚且如此,更别说亲生父母是怎么熬得过这漫长的25年的日日夜夜。

他奶奶便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哭着说:“崽崽啊崽,天天想,终于回来了,高兴。”

在江西老家认亲结束后,梅志强与家人回到云南昆明生活。

25年寻亲路,历尽艰辛。

以往逢年过节,家里会给梅志强摆上碗筷,但座位上都没有梅志强的身影,家人只能想着梅志强,默默地抹泪。

如今,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梅志强被找回后,是否该感谢他的养父母,成了最大的争议话题。

他的姨外婆说过一段触动人心的话:

我希望强强一直在这里,我们家不是养不大强强,我们家不是没有钱,养不活。

如果孩子走失被收养,我会感谢你,偷我的去,我不会谢你。

短短几句话,直切要点。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梅贤华一家人25年的苦难,旁人没有体会过,就没有资格替他们原谅人贩子,原谅“买家”。

人始终不是物品,不能用货币进行交易。

真正有善心的人,想要孩子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收养,而不应该用拆散别人家庭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那么,身为家长,更要提高警惕,杜绝一切“意外”发生。

我整理了几点公安部门给出的建议,希望大家注意防范:

1、平时可以多对孩子进行场景模拟化教育。

被拐跑的孩子大部分岁数都很小,尤其是2到4岁的孩子,记忆能力不强,自保能力弱,一旦被拐走,日后寻亲犹如大海捞针。

而且,小孩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被拐卖,警惕性也不高。

平时,可以像做游戏一样,模拟孩子和坏人接触,教会孩子识破坏人真面目,学会逃跑或者呼救。

2、告诉孩子“陌生人”的概念。

一定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陌生人”,让孩子清楚“陌生人”的意思。

可能会有部分父母会告诉孩子,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不要拿,但如果孩子也不知道这个陌生人是否对他们有敌意,就容易放松警惕。

告诉孩子”陌生人“的概念,让他们彻底了解,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3、教孩子如何自保。

当被坏人拐走之后,孩子都会哭。

告诉孩子在看到保安、警察或者治安人员时,大声喊叫,引起让人们的注意。

4、带孩子出门时,不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其实想要从最根本的地方保护孩子,那就是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孩子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就是给人贩子们下手的机会。

抵制拐卖,从我做起。

希望每个好心人留意到身边的“异常情况”,都能主动管一管“闲事”,向丢失孩子的家庭伸出援手。

同时,希望每个丢失孩子的父母,都能上传DNA到公安机关的数据库。

也希望那些“身世不明”的年轻人主动去检测DNA,通过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信息比对,早日骨肉团圆。

愿天下早日无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