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群体,既特殊又普通。特殊在担任着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接班人的重任同时却又是一名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教授知识,心中必须要有墨水,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很多外界的声音总是在质疑着老师,认为老师知识水平不够,教不出优秀的学生。甚至连圈内著名教师俞敏洪也都对此发表了意见。
他谈到,很多中国小教老师,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教书一辈子仅仅重复书本上那一点点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发现不少小学老师的知识面很窄,远没有教好当代小学生的能力。
此话一出,立刻就激起浪花朵朵,大家纷纷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有些人认为如果事实真如俞老师所说,中小学老师读书少,知识面窄。可真正能够做到如此的教师又有多少,每天围着学生转。学生年纪小的要费心劳力的督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年纪稍长一些又要操心能不能将班级学生在整体的成绩提上去。幸苦劳累一整个学期,好不容易盼来一个长假期可以稍作调整,在家里陪陪家人。按照俞敏洪的说法,老师读书少,就教不好学生了吗?这一番话,把老师的贡献全部抹掉,未免有些太残忍了。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学生观察世界的方式增多了,认识世界也变得更便捷,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度也愈发增强。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现在的小学生,受短视频等其他“快文化”的影响,思维变得更跳跃,随口就是一句“雷霆嘎巴”,“小鸟伏特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在学生品格和三观的引导和建设上。在他们这个年纪段该怎样摄取知识,摄取哪些知识。
所以这就是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原因所在。并开展教研,跨校学习交流,定期提交读书的心得体会等等项目。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教师自身,实现教师自身的一个可持续发展。
我们当然是希望老师自身越优秀越好,这样不仅能够完美地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教学任务,更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读书少并不能和教不好学生画上等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依然能够带出优秀的班集体。
评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有很多种标准:教学质量、课堂效果、受学生喜爱度等等一系列。但我认为,育人之道不在当下,而在未来,一位真正学识渊博的教师,应该是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对学生人生的影响起着积极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上面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在下方留下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