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击上方↑“湖口在线”订阅我们
[导读]邹华松是江西省湖口县流芳乡联合村邹野鸡自然村人,地地道道的返乡农民工。年11月从宁波返乡后,与人合伙,投资多万元,创办了“老表农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他的基地实现就业愿望,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脱贫的步伐。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9月2日上午,笔者在江西省湖口县流芳乡的“老表农业”基地采访时,精准扶贫对象——今年62岁的王先静高兴地说,要不是邹老板回来创办企业,像我们这些年纪偏大,既无技术,又没文化,身体还不好的农民到哪里去寻活路哟!一个月有多块钱的工资,吃、穿、行的问题不愁了,还有点钱节余呢……那种幸福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邹华松是江西省湖口县流芳乡联合村邹野鸡自然村人,地地道道的返乡农民工。年11月从宁波返乡后,与人合伙,投资多万元,创办了“老表农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他的基地实现就业愿望,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脱贫的步伐。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陪同采访的流芳乡乡长吴波介绍说,目前,邹华松的“老表农业”基地,已吸纳了余名“难以离乡、难以就业、难以脱贫”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就达20余户30余人,他们不仅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而且还可以照顾到家庭、老人和小孩。据介绍,这些人的月平均工资在元左右,高的可达0多元。
流芳乡是一个边境乡镇,与都昌县的春桥、苏山乡毗邻,犬牙交错。过去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贫穷落后。这里和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大量的青壮年都脚板抹油似的一个个背起行囊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那些留下来的老人和孩子,一年四季只能把风雨和孤独揽在怀里,一双双忧郁的眼神,无奈地望着门前日落和日出。农村这首古老的歌谣,就那么唱着唱着变了调子。如同一盆炭火,烤着烤着,冷不丁地一惊,令人打起了寒战。
穷则思变。今年48岁的邹华松,曾学过木工,种过土地,养过猪。由于家庭人口多、劳力少,加上爷爷、父亲又常年患病,日子捉襟见肘,难以为计。那年,他想通过养猪发家致富,买来了10只小猪,结果却因为没钱投入而流产。年,邹华松种的40多亩西瓜,丰收的希望却被一场大水化为泡影。那时真的难的滴血啊。说起往事,邹华松满腹辛醉。迫于无耐,只有出门寻活路。年,背起铺盖,岀去打工。他先在浙江宁波一家食品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厂子倒闭,他只干了一年半便失业了。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在宁波农科院的试验基地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该农科院新品种瓜果和蔬菜的种植试验和管理。邹华松满心欢喜,总算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由于邹华松做事踏实,为人厚道,又能吃苦耐劳,试种出来的瓜果和蔬菜总比别人种的长势好,产量高,因此,他不光是得到了所领导的赏识和器重,而且科研人员对他种植和管理的基地也十分放心。他的待遇也一路飙升,从最初的每月元工资,到年收入20余万元。这一干便是16年。应该说,在这16年,邹华松也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财富。
尽管邹华松在宁波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和待遇。但是,那一缕缕的挥之不去的乡愁,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的思乡之情;家乡的山山水水又何偿不是他朝思暮想的牵挂?还有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在贫困线苦熬日子的父老乡亲……
在宁波,邹华松敏锐地发现,一些精明的消费者,对反季节的大栅蔬菜已经明显的失去了兴趣和耐心。他们都在寻求一种口感更好,品质更安全的蔬菜。然而,邹华松正是从消费者的那种近乎苛刻、挑剔眼神里,发现了一个新的机遇。这个信息让邹华松为之兴奋。其实在两年前,他就瞄准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并产生了回家创业——搞原生态蔬菜种植想法,并且明里暗里进行了前期考察和调研,包括市场的销售。
他瞄准的就是这种口感更佳,色泽更好,品质更安全的蔬菜。但种植原生态无公害蔬菜,不光要求要有良好的技术,还要求有良好自然的环境,也就是要有没受到污染的土壤、水源和空气。但这些对老邹松华来说并不难。他的家乡便一个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边境农村。
技术,他更不存在问题。在宁波试验基地,由于邹华松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西瓜、甜瓜和蔬菜的种植上,他不仅掌握了一套瓜果和蔬菜的嫁接、杂交、病虫害的诊断防治和管理技术,而且还积累了广泛的市场销售方面的人脉资源。
年11月,在农科院王所长的再三挽留下,在妻子的一再反对中,他毅然辞工,返乡创业。临别时,王所长握着手真诚地对老邹说,我们的大门对你是敞开的,欢迎你随时回来!这当然是对老邹人品和工作的认可,也是对邹华松返乡创业的莫大鼓舞。
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生态种植基地,是邹华松既定的目标。短短八九个月时间,从征地、规划、建设、选种、播种、移裁……一切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他租赁的1亩的种植基地,已通过开荒,平整,整墒,在今年3月,1亩土地先后陆续全部种上不同品种的蔬菜。基地呈现岀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不用大栅,不打农药,不用激素,不施化肥,这是邹华松种植原生态无公害蔬菜的“四不”原则。他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也就是按自然季节进行播种、移栽和管理。蔬菜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过程中,全天候充分地吸收自然的阳光、地气和露水。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其品相、色泽、质地和口感明显的优于大栅蔬菜。他种植的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也显示岀了明显的竟争优势和强劲的生命力。产品一投放市场,便深得消费者信赖,而且供不应求。目前,邹华松种植的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佛山、南昌等四五个蔬莱批发市场。
今年2月,广州一个从事疏菜批发的大老板到他的基地实地考察,对他的基地非常认可,说这里的玩境无污染,空气质量好,并愿意出资,与邹华松合作。这个老板还把从老邹这里带回去的50斤“迟菜芯”转赠给香港的一位朋友,这位香港朋友吃过之后,大加赞赏,说他好多年没吃过这么好口感的“迟菜芯”,要求与邹华松签订长期购销合同。这无疑也给邹华松增添了新的信心和动力。
目前,上半年种植的线椒、茄子、苦瓜、豆角,收获已接近尾声。下半年的菏兰花、迟菜芯、西兰花、甘兰包等品种正在播种之中。邹华松说,如果他的亩茄子没遭遇了7月的持续高温,导致绝收,不然,今年基地实现多万元的产值没一点问题。
但是,展望未来,邹华松仍然胸有诚竹,信心百信。他打算明年把基扩展到0亩的种植面积,用3年到5左右的时间,把基地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于一体的瓜果飘香的生态农业基地,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观光旅游。那时,他的“老表农业”基地,为父老乡亲可以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尤其是精准扶贫对象,让他们像工厂的工人上班一样,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共同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曹滨
湖口在线招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