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萧何
(萧何,?-公元前年)汗马功劳,如今都知道用来形容某人在战场上立下的战功,也可用在和平时期指辛勤工作为自己的团队做出的贡献很大。可大家知道“汗马功劳”的出处吗?和我一起探寻吧。
汗马功劳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意思是:如果让人们放弃个的家业,承受作战的劳苦,家有困难君主不予过问,那就是将人们置于穷困之中了。是韩非用来论证如何让人们勇于公事的。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出处就是和“汉初三杰”之中的萧何有关。
萧何月下追韩信插画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结束,刘邦胜出,西汉王朝建立,天下重新安定后,就到了给有功之臣封赏的时候了,而具体如何封赏文武大臣就成了刘邦的首要事务,如果不能平衡文武让大家信服搞不好会引起朝局动荡。但历史上,西汉是稳定开局的,可见刘邦安抚人心的做法是相当成功的。
在封赏中,刘邦认为所有功臣中,萧何的功劳最大,就封他为酂侯,赐予丰厚的俸禄,这时,一众武将就不服了,他们说道:我们追随皇上一路出生入死,大小百战,杀敌无数,而萧何干了什么呢?他从未上阵杀敌,没有汗马之劳,凭什么封侯赐地呢?这时刘邦就说:大家先不要急躁,你们都知道狩猎吧,狩猎过程中猎犬冲锋捕杀猎物固然有功劳,但它们是因为听从了猎人的指挥,所以猎人的功劳要比猎犬的大,这是无可厚非的吧。众将士一听,顿时明白了刘邦的用意,也明白了萧何的猎人之功,对封赏也就无异议了。
后来,人们把“汗马之劳”演化成汗马功劳,本意指上阵杀敌的战功,也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自我感悟分享:从刘邦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局,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想成功首先对自身要有准确的定位,我们的一生很短暂,要当个“劳心者”还是“劳力者”,要早做打算,谋定而后动,不然就会陷于困惑之中,不能建功立业,庸碌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