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安曾说过:“人生不只是坐着等待,好运就会从天而降。就算命中注定,也要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努力与否,结果会很不一样。”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变得耀眼、变得绚丽。
1
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尤为重要。
做任何事情,方向是前提。倘若方向错了,越勤奋,可能错得越离谱。
《孙子兵法》里说过一句:“胜兵先胜而后求胜,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说的就是参加战斗前的准备工作。可以理解为努力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准备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选择正确的方向。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想往南走,选择的方向错了,往北走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目的地的。
“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最有效的努力的前提,永远都是选择好正确的方向。
选择正确的路径,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有一位十分勤奋的年轻人,一直以来很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有所成就,但他埋头苦干多年后,却似乎始终没有得到主管的重视,也未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这让他很苦恼。后来,他听说在近郊的深山中,有一所寺庙的住持能解答人生的各种难题,于是他前往寺中向住持请教。
住持听完年轻人的疑惑后,什么也没说,只叫来三个正在砍柴的弟子,并嘱咐他们说:“你们带这位施主到山里,分别砍些柴回来。”于是,这位年轻人便跟着小师父们出发到山上砍柴。
这段等待的时间中,住持一直在庭院中打禅。没多久,住持就看到年轻人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归,自己的两位弟子用扁担挑了六捆柴回来,最小的弟子则陆续从湖畔边搬回来八捆柴。对这样的结果,年轻人面露尴尬。
住持问年轻人:“施主,你对自己砍柴的结果不满意吗?”年轻人回道:“我砍了六捆柴,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所以只好扔掉两捆。走没多久,四捆柴火的重量还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所以只好再扔掉两捆,因此最后只剩两捆。可是,我真的已经用尽全力了。师父,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主持又问他的三个弟子都是什么情况。两位一同挑柴回来的弟子中的一位说:“刚开始,我们两个人各砍了两捆柴,将四捆柴挂在扁担上面,跟着这位施主走。由于我们两人一起挑柴,所以一路上并不觉得辛苦,最后还把施主丢弃的一部分柴火一并挑了回来。”
最后回来的小弟子则说:“我年纪小,还没长高,力气也不够大,别说两捆柴,就算是一捆,我也背不回来。所以我就把砍好的柴放在木筏上捆好,走水路回来。”
听完他们各自的表述后,住持告诉年轻人:“一个人想要走出自己的路是件好事,但在开始走之前,必须先想好要怎么走,有时候,正确的权衡选择,会比一开始就埋首努力更重要。”
人生路上,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如果走错了方向,及时停下脚步就是进步。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你的努力才有价值。
2
即刻行动,是制胜的关键。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做任何事如果光说不做的话,必定会离梦想越来越远,只有敢于去做,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为学》里的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历史上有两个和尚,一贫一富,两人的目标都是想去南海参拜观世音菩萨。
去之前,富和尚做了充足的准备和计划,他买了足够多的食物,也买了一艘很漂亮的船,雇了两个水手。
富和尚每天都在计划,过了很久,他还只是计划着,根本没有出发。
贫和尚带着仅有的一点点食物和水,就立即出发了,钱花完后,没有钱坐车,就走着上路,食物吃完了,就去化缘。
贫和尚路上虽苦,但一路的收获却很多,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欣赏了美丽的风景。
如果你有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就请现在、立刻、马上行动!
比如读书,不管你多不愿意,有什么借口,你都可以选择让你的身体先坐下来,拿出书,翻开,然后开始读,读了一两分钟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竟然自己慢慢就读下去了!
比如锻炼,刮风下雨、公司加班、肚子不舒服……一大堆奇怪的理由会“阻挡”你锻炼,怎么办呢?很简单,强制自己的身体去锻炼的地方,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站在器材上,然后开始,你也会惊奇地发现,其实锻炼起来很easy的嘛!
众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构性的设想,来自Winklevoss兄弟。
他们有一次见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讲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听后认为太精彩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俩却说:“我们想想。”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扎克伯格没有浪费眼前的机会,回到宿舍后,他马上就开始动手,写代码,请教高人,见投资者。
在扎克伯格已经热火朝天干起来的时候,Winklevoss兄弟还在酒吧喝酒、准备自己的皮划艇赛……
最后,等知道一个叫Facebook的东西已经崛起,他们才慌张失色地跑上门去要钱,于是就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虽然Winklevoss兄弟拿到了一些赔偿,不过相比于Facebook当下的发展态势,这些赔偿仅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就是即刻行动,即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采取的及时有效的作为。即刻行动体现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
真正有执行力的人不需要别人告诉他如何做,因为他已经在做了。就算碰到问题,他也会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主动寻求可以帮助他的人,而不是等着别人为自己解决问题。
很多人说现实束缚了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都可以有很多选择,生活的决定权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只是我们缺乏行动力而已。
一切没有行动力的计划都是耍流氓。不行动,注定无法获得命运的垂青。
拿破仑说:行动和速度是制胜的关键。在犹豫不决等待中消磨斗志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有时,你必须先试着跳跃,才能在坠下的过程中羽翼渐丰,你必须在时间结束前出手,因为人生没有加时赛,也无法重来。与其蠢蠢欲动,不如即刻行动。
人生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去完成当下的现在,迷茫与担忧不过是给自己套上的枷锁,人生很短,不纠结,不犹豫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才是高级的活法。
3
努力到极致,是通往成功的最短捷径。
努力到极致的人,往往自带光芒。
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前,潜心研习儒家、法家、兵家及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
更不忘结交当地名士,通过他们留意天下形势,这才是他为什么“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的真正原因;
曾国藩少年时曾屡试不第,但他没有陷入才华不被赏识的愤懑中,而是将自己的研读书目从《四书》、《五经》扩展到了唐诗宋词及历代史书,甚至在寒冬季节为了购齐“二十三史”典当了自己的棉衣。
因为这些努力,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一位精通文史、勤于国政的一代名臣。
导演李安在获得奥斯卡小金人之前,曾在家里当了六年“煮夫”,家庭全靠妻子的收入维持。
李安在家一边改剧本,一边带孩子做饭,默默承受着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质疑。
那一段时光,李安付出了多少努力,忍受了多少的孤独和寂寞,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光鲜的一面,却忽视了他们在成功后面做出的努力。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昙花一现,却等待了整个白昼。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努力着,在漫长的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强壮自己。
努力到极致,就是在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这是一种匠人精神。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一旦进入某种领域,就会全力以赴,将这件事努力做到极致。
他们奉行的理念是:要么不做,要么最好。这是一种精品思维,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徐悲鸿一生钟情画马,齐白石毕生专注画虾,股神巴菲特一生从来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上,而只是努力做好“投资”这一件事。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我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有人知道巅峰在哪里。”
把一件事努力做到极致的人,心里对完美的标准是不设限的。
李宗盛的歌词堪称一绝。
他在《给自己的歌》里唱“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他在《鬼迷心窍》里道“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他的歌词总是那么戳人心。
很多人问,李宗盛的语文是谁教的?
他淡淡地说:“你们看到我的一百个金句,可能是两万个句子里挑出来的。”
这世上哪有唾手可得的的成功?高手从不依赖天赋,靠的是不断精进。他们对目标有着狂热的偏执,在他们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他们才会越来越靠近巅峰。
网红博主李子柒专注于拍古风生活,不满意不罢休,打磨了一个个精品古风视频,火遍了国内外。
知乎上28岁的厨师专注于钻研厨艺,就算每次只做两道菜,但因为好吃,年入亦可达数百万。
开发了淘宝搜索引擎的蔡景现专注于写代码,好像粘在了椅子上,技术一流,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
牛人在成为牛人之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他们愿意把自己打磨成“精品”,才使得他们看起来异于寻常人。
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把一件事努力做到极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上天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拼尽全力的人。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一件事情努力做到极致。
世上没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收获的事情,想吃水就得挖井,想摘果就得种树。
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你想要什么,就得拿出与之相等价的东西去作为交换,想赚钱就得劳心劳力,想成长就得风雨兼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