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唐忠明刘志恒)研学,也称为“探究性学习”,把校内课堂延伸至校外,既有趣又能学,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然而,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研学良莠不齐,家长、学校在选择时难免费心劳力。
作为岳阳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南湖新区青葵园研学基地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核心专家郭元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特聘专家王先佳,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克端,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核心成员沈旎,湖南省综合实践活动特级教师、岳阳综合实践学科带头人李荷英等知名教育人士担当顾问。精心设计研学课程,倾力打造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教育营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青葵园研学基地成为“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们“打卡”的好去处。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每位孩子都是一粒优秀的种子,在“青葵园”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据了解,青葵园研学基地项目是南湖新区为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完善城市文化旅游配套,改善民生而打造的项目,该项目按国家级研学营地标准打造,已建成平方米的研学教室和22亩的劳动实践用地。青葵园实践活动以室内外相结合,围绕生态守护大主题开展了植物探秘、农耕体验、水质净化、科技创新、生存挑战等多个板块60余门课程,配置了花草创坊、造纸坊、抓鱼乐园、无人机编程、激光切割机等沉浸式教学场地和设备,满足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需要。
“让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大自然,去寻找开启大自然的一把钥匙,去开启那道大自然神奇的门。”这是岳阳市东升小学三年级的蒋语彤在报名参加青葵园“小脚丫”公益实践课堂时填写的申请理由。
在那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蒋语彤和“小脚丫”的其他小伙伴踏上了她所期待的探索之路。植树节,他们同植一棵树;惊蛰,到繁花盛开的青葵园观察、认识、寻找花境;芒种,学习田间农事,一起扯秧、插秧;走进青葵园科创站,认识激光,感受科技创造的发展;开展益智拼装大赛,用激光切割出的部件板材进行组装拼接出苏州园林的立体模型……
“我喜欢实践,我更喜欢大自然,让实践成为打开大自然的钥匙!”“我们感受到植物的生长,探索了宇宙的奥秘”“我们学会了欣赏与表达美,学会了沟通与聆听,学会了观察与记录,学会了分享与感恩”“我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做笔记”……结业典礼上,学生对自己参加实践课堂后的成长与收获进行了汇报,家长和孩子们对这半年的实践课堂反响一致好评。
“小脚丫”公益实践课堂是由青葵园实践教育基地发起,由李荷英组织一批志同道合、有公益心的老师参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开放式课堂。近年来,青葵园“小脚丫”公益实践课堂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开辟了“英雄在心中”“劳动也光荣”“创造不盲从”的体验之路。
“中小学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积极向上学习兴趣的阶段。”李荷英认为,让孩子在课堂上实现综合学科知识的提升,课堂下探索实践,发掘孩子的内在特质,以优势特长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青葵园“小脚丫”公益实践课堂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劳动实践时,孩子们根据时令进行相应的种植、收割等农事耕作,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辛苦;园艺创作时,孩子们通过识花、种花、养花、赏花,进行园艺创作,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神奇,激发创造的热情……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更投入、更专心的在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开展交流探究,从而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同学们用KEVA木条搭建建筑。
年11月11日,岳阳市第十中学七年级的全体师生来到青葵园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以“创实践合作,扬青春力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小小的KEVA木条,在同学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大家搭建出造型各异却各有特色的建筑。有希望大家能保护绿植的“水利工程”,有感恩老师无私奉献的“TheLight”,还有追寻梦想的“登云塔”,让人为之惊叹。学生亲手缝制一个个香囊包,从中感受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完美结合。同学们在生命动力圈拓展项目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之前有些孩子不太情愿参与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慢慢地对实践活动有了期待。内心的接受就是最好的动力,孩子们倾听、思考、做笔记的习惯正在形成,而丰富的体验活动也让孩子们拥有了广阔的写作素材。”李荷英说,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孩子们的表达习惯、思维习惯、团队意识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年5月20日,一个浪漫且有意义的日子,青葵园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岳阳市第十二中学的全体师生们,他们在这里开启“赏青葵园艺造独特花境”的主题研学活动。孩子们自己精心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杂乱无章的花境中打理营造出不同类型、独具匠心的花境,个中奇妙对于每个孩子而言都是一段有趣的经历,也从中体会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乐趣。
小小青葵园,浓浓教育情。劳动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继“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近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这是对时代发展现实要求、对“双减”背景下社会各界热切呼唤的积极回应。青葵园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表示,青葵园实践教育基地通过三年的不间断努力,为孩子们搭建好了素质教育平台,创造好了实施条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教育“双减”大背景下,希望老师和家长们多多带领孩子们走出户外,劳有所获、劳有所乐,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小树苗”定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