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父母们忙着生活,几乎都是让孩子自由生长;现在,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还是觉得“太难带了”。这是为啥?目前,中国爸妈养孩子累,主要体现在这7个方面,看看你家中了几条?
对孩子期望太高在绝大多数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里面,孩子都是中心的中心。
父母们整天围着孩子转,事事为孩子打算筹谋,期间是各种操心、各种比较、各种选择、各种倾尽全力、各种力不从心、各种满心希望、各种灰心失望.....
如此心力交瘁地几十年,怎能不累?
这么累的根源,就在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
期望如此之高,压力山大的不止是父母,还有孩子。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期望这么高呢?他能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如果爸爸妈妈能够看开这一点,抛开对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禄的期待,关心孩子和父母自己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家庭教育,会轻松很多。
父母之外的人参与太多
一个小家庭,好比是一间公司,原本爸爸妈妈自己应该是全资股东、最高负责人,有各项事务的决策权。
但不少家庭,接受了来自长辈的各种“投资”,于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因为自己的“投资”,拥有了这个家庭的或多或少的所有权,成为了“股东”。既是股东,就要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有的还要求自己有“一票否决权”。
这样的治理结构,让原本简单的家庭事务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妈妈,如何能不累?
更糟糕的是,有的爸爸妈妈,连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自己的家庭事务,还需要听凭自己的父母做主,于是大家更是劳心劳力,矛盾丛生。
攀比之心过重
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爸爸妈妈的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别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常常以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为准则、指南。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不心累?
但是,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呢?
相信爸爸妈妈能看开这一点,教育路上的劳心劳力,又会省去很多。
对孩子事务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这样被“照顾”着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了上课、上兴趣班这两件事,既发展不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只好一直照顾着、伺候着。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爸爸妈妈才能做到真正的轻松。
这样不是为了偷懒,而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信息过载,缺乏主见家庭教育的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主见”——我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坚持,哪些方法要调试。
这样,既不需要被过载的信息冲击、淹没,又能够采取简洁、有效、恒定的方式,整个过程会简单、轻松很多。
爸爸参与过少
有一个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说的是爸爸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爸爸不参与教育孩子,完全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常态,也是相当多妈妈觉得教育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爸妈合作”,既分担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共同讨论关于孩子的大小问题,得出一致见解,然后一起付诸行动。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工作量通过分担得以减轻,二是孩子与父母两个人,都可以建立起亲密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得更健康、健全。
消费不够理性
养孩子累,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最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压力。
部分爸妈片面地认为要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
俗话说“一个孩子十亩地”,把孩子从呱呱坠地的小婴儿养育成人,要说一点都不辛苦,肯定不现实,但辛苦不等于压力、疲惫。
了解详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