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对错之分吗?是否大家交相称颂的好人就一定事事好、厌恶嫌弃的坏人就样样坏呢?
我们都知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是余欢水》之后,余耕的新作《做局人》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老旧思维套路的故事。
一个从骗子村出来的骗子,策划和导演的每一场骗局,都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完美。只有他不想做的局,没有他做不到的局,每一场骗局都是他引以为傲的艺术品。
不过,一般吸引人的故事套路,就在于它情节性的不断反转和层次的递进。《做局人》的反转,是主人公因为萌生了不应该的爱情而食到后果。这样的主线设计很普通,没必要给大家过多渲染。
令我感兴趣的,倒是书中处处透漏出来的”厚黑学”。当对一件事情的评价,从一个骗子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明明不那么光明正大,似乎总有哪里不对,但又觉得挺有道理,这就有趣了。
比如他说:”像陈总这样的创业者,遇到一个有底线的骗子,就会避开日后无数没有底线的骗子。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相当于给他上了一堂付费课程。佛法万千,施一粥,补一刀,都是渡人。”
我真惊叹了!你品一品,是不是感觉似乎是这么个理,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
首先,骗子主人公就把自己和那些没有底线的骗子区分开了。没有底线的骗子,会把你骗得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他不,他给你留活路。他的底线就是在你的能力承受范围内来骗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花钱买教训了。你还得感谢他,因为吃一堑长一智,这个经验教训,是他帮你收获到的,让你避免了日后的大劫,何其幸运!
你想想,自己曾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也是想成“破财消灾”就算了?
最后人家还补上一个佛家金句,加强论证他的“厚黑学”:给你施粥的、补你一刀的,都是来渡你的。
我就问你,绝不绝?
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骗一个人的是骗子,骗一群人的是大盗,骗全天下的则是帝王。”你品品。
再比如这句:“如果没有贪婪的人性,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骗子。人们总是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只会痛恨骗子,而不去鞭笞受骗者的贪婪。”
这样从大流的选择行为或许说的就是你?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大众舆论是不是习惯性的倒向被害者这边?被害者确实可怜,但他为什么可怜?骗子又为何能成功得手?难道不是正因为贪婪人性的漏洞?
是否无所谓,答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他的话会显得有道理。是不是?
再摘几段话,你品品:
“盗亦有道,骗亦有道。这是雷引村老派骗子们遵循的底线:谋财不害命,骗钱不骗情,给秧子留活路,绝不赶尽杀绝。就如余三叔所言,做再缺德的事儿,也要义正词严。干再大的买卖,也要给人留活路。”
“从陆紫缨身上,让我看到人们是多么善于麻痹和欺骗自己,人们只相信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拒绝反思。不反思怎么会有反省,不反省更别提忏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反复上当受骗。众生皆愚,众生可怜。”
“小偷靠体力,骗子靠脑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难得糊涂才是人生至高境界。年轻时候,总想活得明白,等真的明白了也就觉得美什么活头了。”
怎么样?当这些似乎没有破绽、很有道理的话,从一个骗子嘴里说出来,你是什么感觉?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是不是很应景?哈哈!
作为最大的亮点,书中还有更多的“厚黑学金句”,大家感兴趣的不妨去瞧一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