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四时,年有四季,物有四至,人有四肢,老辈们用自己的智慧在传统思想的浩瀚文化中,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漫漫人生路上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那这些形容人间至味的词语表达的是怎样的情绪和事情你都了解吗?所谓的四悲四喜、八苦八乐具体指的是什么,它们有出自哪里,这些你知道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四大悲事——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社会,形成的基本上都是以父系为主干的宗族制度,宗族制重在的是传承,如果传承无以为继,那么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祖辈认为鳏寡和孤、独、哀是人的一生中最悲伤的事情。
所谓的“哀”指的是幼年丧母,“孤”指的是少年丧父。我们现在称为无父无母的孩子为“孤儿”,其实在古代时候,孤儿单纯指的是失去父亲的孩子,是因为在父系社会中,人们多是以劳力生存,男人的劳动力强,父亲一般是一个家庭中生存的支柱,孩子没了父亲,基本上就失去了家庭收入的来源无所依靠,因此叫做“孤”。“鳏或寡”指的是中年丧偶,丧妻曰之“鳏”,丧夫曰之“寡”;“独”指的是老年丧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四大喜事——文定之喜、莺迁之喜、弄璋之喜、弄瓦之喜
古代时候,人们在各种场合都是比较注重礼仪的,像结婚一般分为提亲、定亲和成亲三个步骤,因此订婚又被称为定亲。定亲时,男方送来“过书”,也就是纸张两层分别为外红内绿的红绿书纸,女方会送“回帖”来表示认可,俗称“文定”,因此定亲也被称为文定之喜。莺迁之喜则是古代时候用来祝愿别人升职和迁居的话,出自于《诗经·小雅·伐木》。
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指的都是家里添丁,不同的是弄璋之喜指的是家里添了男孩,弄瓦之喜指的是家里添了女孩。《诗经·小雅·斯干》就曾记载这样一段话: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生下来的是男孩的话就让他睡在新建宫室的床上,穿着衣裳给他玉璋玩;生的是女孩,就让她躺在地上,裹着襁褓,让她玩陶纺轮。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八大乐事
说起人生的八大乐事,大家肯定就想起来这八句话: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升官又进爵,财源纷纷至,家和体魄健,尽享天伦日,寥寥几句就把人一生中追寻的所有东西都包含在了里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人生八大苦事
佛教中关于人生有八苦,曰: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爱别离之苦,怨长久之苦,求不得之苦,放不下之苦。
婴儿自孕育,便需要经历十个月的胎狱之苦,然后通过狭窄的生门,被或热或冷的空气刺激,还要遭受接生的人粗手抓弄的痛苦;生长过程中,病痛层出不穷,侵蚀人的意志和身体,一生中要经历无数的病痛之苦;从年少青春到鹤发鸡皮,谁人不会老去?
对于知己好友、亲朋家人来说,无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是一件人间惨事,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偏偏聚在一起的都是一些希望终身不见的面目可憎之辈,令人苦恼万分。想要的得不到,所求的满足不了,前面七苦放不下,第八苦也随之而来。总之,婆娑世界,一切莫若是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