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是一个重温经典的好时机。
重刷《知否》,细看剧中每一个生活场景,不由得感叹一声:赵丽颖饰演的盛明兰,果然是人间清醒。
其中,有一幕,我至今记忆尤深。
一次,明兰和祖母在房中闲谈。祖母说:“读书,毕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内事”。
对此,明兰却有不同意见。她说:“读书无用”这句话,其实是骗人的。
在明兰看来,读书如果真的没有用,那么天底下的男子,为什么挤破脑袋都要去参加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用明兰的原话说是——
就是男子希望女人们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纵观明兰的整个成长轨迹,就是“读书无用”的强烈反证。
无论是在盛府时与姐妹间的应答,还是嫁给顾廷烨后,与婆母秦氏的巧妙周旋,都离不开她阅读过的每一部好书。
明兰没有人云亦云地听信固有的规矩教条,而是带有批判思维的。那些她认同的,就认真遵照;不认可的,就表面接受,实际上自有一番主张。
如此具有大智慧的女子,自然不止明兰一个,李清照就是其中一位。
写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如梦令》时,年轻的李清照只有17岁。这首词火速传到整个汴京,连很多文人雅士都能全文背诵。
此时的赵明诚,是李清照的粉丝之一。也因为才情,爱上了她。
公元年,二人顺利完婚。结婚之初,李清照和赵明诚琴瑟和鸣,他们一起写诗念词、“赌书斗茶”。
李清照因擅长诗词、淡泊名利,被众人称作“易安居士”;赵明诚才学造诣不比妻子,但他喜好文物收藏,编纂的《金石录》,是一部规模盛大的金石学著作。
原本是一对璧人,却因为赵明诚的连续纳妾,导致双方关系逐渐疏离。
然而导致他们最终分开的,源自于两人品性的不同。
李清照追求品质高洁,她被项羽“宁死不过江东”的精神所感佩。反观赵明诚,他在任江宁知府时,遭遇武官叛乱。本该以百姓安危为重,他却私自出逃。丢下一城民众,甚至包括他的妻子李清照。
后来,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遇到了“骗婚”的张汝州。他嘴上说的爱,其实是“见财眼看”。
看清对方真面目的李清照,迅速实施“断舍离”。
在当时的普世价值观里,女子和丈夫打官司提离婚,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不管官司输赢,女方首先要被关押到大狱。
然而,在李清照看来,为了剥离婚姻中这个“不良资产”张汝州,她宁可身陷囹圄,也不愿与卑劣之人同处一室。
所幸,一切都还来得及!
明兰的清醒,和李清照的果决,让我意识到,所有对自我人生负责的女子,都不会把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人生的行为准则。相反,她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这一点,我的表姐然然,做得就挺不错。
当时,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供男不供女”。意思是,重男轻女的家庭,若财力有限,女孩大多会早早辍学,随便去商场找个工作谋生。
可是,然然不这样想。
她觉得商场辛苦站一天,只是出卖了劳力,薪水也少得可怜。反之,如果能好好上大学,毕业后再找个好工作,通过脑力劳动换来的酬劳,势必要比出卖体力赚得多。
随后,然然选择了助学贷款和半工半读。还好,努力都没有白费。凭借自身本领,她成功入职智炬信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刚进入一家企业,然然战战兢兢的。结果,公司的工作氛围很融洽,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凑在一起,齐心协力为自己打拼一番新天地,这是然然做梦都想要的工作场景。
再看看公司的发展背景:自年成立起,智炬企业坚定地为客户提供专业职称规划,助力客户轻松晋级,也让不少个人受益。
很多小城市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职称规划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所以然然依照公司的标准,和客户深度沟通,了解对方的行业发展和个人愿望,最终为他们制定出有益于自身的职称规划路径。
由于坚守服务质量,立足核心业务,智炬企业在十多年攻坚磨练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们成交的客户近10万余人,累计服务了四万多家企业,现有员工已经突破了人。
俗话说,一个人的辉煌,离不开所在平台的发展。智炬企业在职称助评领域的前瞻性定位,造就了自身在江西省内的好口碑,也将这种力量赋能给包括然然在内的所有员工。
与盛明兰和李清照相似的是,然然的成就,离不开清醒的抉择——你的人生,不应该被他人或世俗的言论所左右。你的判断依据,应该来自于自身技能的巩固,以及对认知体系的高度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