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市场 >> 正文 >> 正文

杨万里病愈后创作的两首诗,劳心苦吟,让人

来源:劳力 时间:2023/6/4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208841.html

中唐文学家韩愈曾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而写诗作文就是一种宣泄,可以将心中的郁闷,一股脑地倾泻到纸上,于是便觉得非常畅快了。

虽然说笔耕不辍体现了一种毅力和品质,但是如果殚精竭虑地思考和创作,必然非常辛苦,甚至可能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病。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仕途受阻,一生愁苦多病,27岁便撒手人寰。鲁迅晚年也因为不注意休息,又劳心劳力,导致旧病发作,离世时只有五十多岁,实在是文坛的一个巨大损失。

南宋一位诗人有一次生了重病,郎中就劝他要多休息,不可因为沉迷于创作,就忘记了保护身体健康。于是他赋诗自警,希望可以改变不良习惯。下面介绍杨万里病愈后创作的两首诗,劳心苦吟,让人赞赏不已。

淋疾,复作医,云忌文字劳心,晓起自警

宋代:杨万里

半似枯禅半似痴,也无何虑与何思。偶看清晓双双蝶,飞遍黄花一一枝。

荒耽诗句枉劳心,忏悔莺花罢苦吟。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初学唐人创作风格,后受黄庭坚的江西诗派影响,最后又自创了诚斋体的诗歌风格。虽然后世褒贬不一,但确实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歌赋予大自然以灵气,在诗人笔下,花月无闲日、山川怕见君。清代诗人袁枚也赞赏他的作品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而且这些成就都是天性使然、非关学问。

诗人写诗收放自如,但是他的肚子却经常不听使唤。吃多了就胀,油荤多了更是经常有淋疾。这一次他旧病复发,也是因为过于劳累,同时又为社稷和百姓操心,以至于忧劳神伤。郎中建议他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诗人于是晓起自警,告诫自己切忌不要文字劳心。

第一首诗开篇表达了作者的心境,“枯禅”二字,融汇了玄道、佛儒的综合体验。作者说自己“半似痴”,正所谓大智若愚,也委婉地表达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

作者看似处于无虑无思的境界,实际上又能虑能思,这样的脑力劳动既需要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而且要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才能及时捕捉灵感,又深刻感悟人生,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正因为太过劳累,诗人决定要舒缓一下心情。清晓起床时,他觉得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于是便走出户外去放松一下。诗人缓步慢行,走出不远,偶然看见一对蝴蝶,“飞遍黄花一一枝”,诗人倍感愉悦,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看来作者依然念念不忘他的诗歌创作。

第二首着重阐述自己的作诗方法,前两句体现了创作的艰辛,“荒耽诗句枉劳心,忏悔莺花罢苦吟。”诗人沉溺于写诗,每天劳心苦吟,实在是辛苦。他多少次想放弃,甚至对着黄莺和鲜花忏悔,希望自己忘记那些惹他兴奋的文字。

诗人年轻时就喜欢文学创作,晚年交游更盛,还不时邀请朋友赏景踏青,并将一腔激情寄托于笔墨之间。所以让他突然放弃多年的习惯和兴趣,简直比夺走他的财富还要难过。

所以诗人最后就感慨地说,“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自己正打算彻底放弃时,梦中却有两位老友来催促他交出诗稿。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著名的诗人,老杨非常欣赏他们的山水田园之作,早已与其神交很久。

杨万里如此热爱诗歌,不惜将一生大半的心血贡献于诗歌,他的作品汪洋恣意,颇有闲趣,读者每次品读,都会感悟深刻。诗人晚年又有诗友相伴,可谓人生之幸,更令人赞赏不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