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上,人们总会碰到这样的一个、或几个朋友,平日里他/她是朋友圈里的核心人物,常常会呼朋引伴、邀请朋友们参与一些娱乐活动,或是天天黏在闺蜜的身旁、“话匣子”总是关不上,或是逢年过节群发消息、召集大家参与聚餐,可他/她陷入情网之后,简直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几乎不会再与朋友们主动联络。如果你关心他/她的近况,给他/她打了一个电话,他/她的回复也仅仅是“我正和女友逛街,有空再打给你啊”、或“不好意思,我和男友商量好了,假期要去XXX旅游,就不能参加聚会啦”。遗憾的挂掉电话,你才意识到“今日不同往昔”。
直至他/她的这一段恋情结束,此人才会怏怏不乐、自怨自艾的出现在朋友圈中,与曾经的亲密好友又一次的主动联系,或是小聚一下、喝喝闷酒,或是哭哭啼啼、大倒苦水,甚至发誓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可是,他/她再一次坠入爱河之后,又会故态复萌、从朋友圈里彻底的消失了,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往往会送上四个大字——重色轻友。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Dunbar)认为,“重色轻友”不可轻易的归结于人品方面的问题,从人类演化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大脑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非常有限,大概每一个确立情侣关系的人,都会疏远2名以上的挚友,而且男性和女性“重色轻友”的程度相差无几。
依据自己对灵长类动物的长期研究,罗宾.邓巴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脑假说”,这一假说认为,灵长类动物的演化策略较为独特,他们/它们会长期生活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中,彼此依赖、相互协助(也免不了的相互竞争),这种稳固的群体生活中,灵长类动物个体与群体内的其他个体会建立一种、或多种“社交关系”。灵长类动物大脑的“新大脑皮质”可以进行抽象思维,新大脑皮质所占的比例越大、灵长类动物个体处理的社交关系越多,进而种群规模也越大。罗宾.邓巴收集和分析了38种灵长类动物的数据,发现狒狒的平均种群规模在50只左右,也就是说,狒狒大脑的新大脑皮质只允许它们维持50个左右的社交关系。
据罗宾.邓巴估算,人类可以维持的社交关系数目为个——即“邓巴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群落人数为左右;年,英格兰农村的平均居民人数为左右;年,社交媒体用户的平均朋友数量为左右。由此可见,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可人们的新大脑皮质仍是“原地踏步”的状态,并无一丝一毫的进步。
对于个社交关系,人们根本无法“一碗水端平”,总有几个朋友亲密无间、大部分朋友泛泛之交,罗宾.邓巴认为,人们可以维持的核心社会关系仅有5个(包括家人在内),而且5个核心社会关系的对象不一定是人类,还可能是三尺头上的神灵、活泼可爱的小宠物、以及魅力无限的演艺明星等等。因此,当一个人遇到怦然心动的那个他/她、且确立了情侣关系,此人免不了的要“割舍”1个核心社会关系——往往是一位挚友会“退居二线”——随着恋人互动频率和亲密程度越来越高,其消耗的时间、金钱、以及新大脑皮质的能力也越来越多,热恋中的男女甚至会“割舍”2至3个核心社会关系。
小考题:你是不是一个重色轻友的人?你如何处理恋人和挚友之间的关系?欢迎你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科技前沿、历史拾遗、奇闻异事和人物品鉴,还望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