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遇事经常费煞思量,难以决断。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才学不足的表现。
才学积累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借力前人的经验,在前人智慧中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当断即断,不受其乱。
识不足则多虑弘一法师曾对这句话如此解释:“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
见识,是在自身才学和经验上发展起来的品质,代表人的眼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多虑,指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不知道前路如何。如果见识足够,就会知道未来不过是现在的延续,专心过好当下生活,一切疑虑都可以消除。
威不足则多怒我们很多时候发怒,是因为感觉不到别人的尊重。
进而采取极端的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是威信不足的表现。可是这样的发怒,只会更加暴露出自己德行的欠缺。
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
信不足则多言《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有的人叽叽喳喳地说话,解释这个、解释那个,很多时候是因为别人不相信他。
一言九鼎的人,掷地有声,根本不需要多费唇舌。
勇不足则多劳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有干劲,但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勇气。没有勇气的人,做事畏缩,拖泥带水,只能被事情所劳。
何谓真正的勇气?凭借内心持守的一份真气,一鼓作气而成事,毕其功于一役,事半而功倍。
明不足则多察做事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细节,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而这就是“明不足”的表现。“明”指的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智慧。
养成这种智慧的人,看山看水好像都是漫不经心,但已经将事情的本质把握住。明不足者,只有孜孜以求,将心清净下来,才能养出自己的眼力。
理不足则多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掌握大道之理的人,不需多做辩驳,时间会证明他们的正确。
他们只需默默耕耘,等待收获成果的一天,惊艳众人。而本身无理之人,没有底线原则,多巧言令色,其实只不过是遮掩自己空虚的实质。
情不足则多仪“仪”就是礼仪,礼仪是用来规范人际关系的,越是陌生的人越需要以礼相待。
感情深厚的两人,大可以坦诚相见。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写道:“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用真心待人者,才可以享受与人争席的快乐。
End
推荐阅读1.加入“善友之家”单身公益交友平台须知
2.找老人好处,与父母连上根
3.坚忍的母亲
4.守夜侍奉婆婆,被她有意折腾一夜不厌烦,结果……
5.传统文化让一个“群混子”,与积怨成仇的岳母情同母子
6.孩子的孝心孝行,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
7.祖德护荫,对我美满家庭的深远影响
8.妈妈,愿您每天叫我趟,有事随时随地吩咐我!
9.父母忍辱尽孝道,儿子高考传捷报
10.母亲,我要用孝心孝行,为您增福增寿!
11.挖根不抱怨,改变从我开始,坚决不怨人
12.我找到了家庭不顺的原因,改正后效果突显
13.夫妻本来是一体,你变他就变……
14.郭继承教授讲《了凡四训》全集
15.父辈邪淫给子女带来的危害
16.彭丽媛谈幸福家庭生活
长按解锁更多精彩内容“善友之家”单身公益交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