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劳力 >> 劳力介绍 >> 正文 >> 正文

我们这一代人,如何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茶

来源:劳力 时间:2023/5/19

不能否认,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

生而逢时,何其有幸。没有战争,没有奴役,没有饥饿,没有衣不遮体,没有颠沛流离。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扶贫到脱贫再到防贫,我们这一代人不仅参与了历史,更见证了历史,并有幸成为历史的滚滚大潮中幸运的少部分。

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足够努力,都可以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

看看年前的中国,看看50年前的以色列,再看看如今的阿富汗。

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尤其是对拥有全世界1/5人口的中国来说,尤其不易。

这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国家体制下都是非常罕见的。

肯定有人会说贫富差距,会说基尼系数,会说双轨养老,会说民生三座大山,这些问题确实都是问题,但即使是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也只有交给历史进程去解决。

不同的历史进程,应该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就在前几天,国家又出重磅利好:

促进共同富裕!

众所周知,40多年前改革开放,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要梦想照进现实了。

无疑,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丰碑,也将是整个人类史上的一次创举。

关于这次会议,释放了很多信号,比如三次分配,比如底层逻辑,比如公平优先,比如慈善驱动,等等。

但最让热泪盈眶的,其实是这样一段话: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什么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

说明高层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我们现在不仅存在贫富差距问题,也存在文化差距问题。再不出手当头棒喝,就会陷入马太效应的怪圈。

有钱人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

有文化的家庭越来越有文化,没文化的家庭越来越粗鄙。

但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是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生态链。一个社会不可能只有精英,只有劳心者,更基础的组成其实是普通人,是劳力劳作者。

所以这次会议,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

这个公平就是三次分配,就是打破阶层壁垒,加快人才流动。就是推动富人群体以多种方式去拉一把底层同胞。

可能很多人会说,凭什么我辛苦打拼,赚来的钱要帮助穷人?

第一,这是自愿自发,是道德驱动。

第二,能力运气之外,更多的其实是时代红利。

到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那么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推进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双富裕,无疑将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这一代人,能参与和见证这一历史进程,幸甚至哉!

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富人,亦非学者,只能尽力而为。

我能想到和已经践行的,就是推进文化助学公益活动。

为什么不是直接捐钱捐物,而是要搞文化助学,要捐建图书馆?

主要是因为一组数据,让我大为震惊:

——农村儿童阅读量平均为城市儿童的1/7。

——超过71%的农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

——超过36%的农村儿童年阅读不足3本。

——接近20%的农村儿童年阅读低于1本。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家提出要推进物质与精神的双富裕了。

是农村买不起书吗?显然不是。

是农村孩子不爱读书?抑或不是。

而是没有阅读环境,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所以,我们就萌生了援建乡村小学图书馆的计划。

没想到,这与国家要推进的大政方针正好呼应。

我们总听到城市的家长说教育焦虑,天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用尽全身解数。

但山里孩子呢,他们连起跑线在哪儿都不知道。

山里孩子的求学路,从来就没有一片坦途。

我们在捐助的翁座小学里,有个孩子每周都要来回走七八个小时的山路上下学。

仅仅是站在城里孩子所谓的起跑线上,他们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够走出大山。

一个跑50米,一个是马拉松,这怎么跑?

相差十万八千里,你让他们怎么赢在起跑线?

但投胎这事儿真的身不由己,孩子们是无辜的。

这几天闹的沸沸扬扬的衡中校长事件,真的让人愤怒到无语。

一方面培养考试机器大搞土猪拱白菜,一方面又偷偷把自己孩子送到西藏当高考移民,这要伤害多少乡村做题家的感情?

什么衡中模式,什么高考摇篮,都是双标的鬼话。

郗校长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起跑线在哪不重要,跑得快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别挤在一个跑道上跑。

你跑米,我跑50米,看谁跑得快!

但郗校长,你犯规了啊。

所以说,公平才是最重要的。

再好的阳光,也有照不到的地方。

只有求知的公平,教育的公平,向上流动的公平,才能推动真正的公平。

也只有缩减和消弥城乡孩子之间的知识鸿沟,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可能很多人都很悲观,觉得现在的孩子已经被手机毁了。但这是手机的错吗,是孩子的错吗,为什么不从我们这些父母身上找原因?

我们不知道哪本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但我知道,只要有一个孩子从我们的助学公益中得到启迪,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谁知道这群孩子里,会不会出现科学家或教育家呢?

只有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不断缩小和消弭城乡之间的知识鸿沟,才能为乡村孩子创造更接近公平的命运打开方式。

坐而论道不如起身行善,给半个镆比画一百个饼都强。

我们的力量虽然渺小,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的担当。

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辜负时代的赋予。

前半生我们一直在向世界索取,

现在也该为社会做点什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90.html